租屋2年半沒繳過水電費!房東突討4萬元「一次結清」 網不挺:很合理
(2025/04/16 11:38)租不如買? 專家:若房貸壓力犧牲生活品質 反而是負擔

網路上曾分享過一張照片,內文是一幅房地產銷售標語,寫著「叫阿姨與叫媽媽,只差一套房的距離」,訴說著買房是年輕人成家的必經之路;然而隨著雙北房價這幾年來不斷翻倍攀升,即便當前市場出現反轉向下的趨勢,不少 35 歲以上的小資族面臨著「買與不買」的交叉點,專家建議,「不一定非買房不可」開始成為新的趨勢,雖然買屋是一樁美事,但若房貸壓力超過生活負擔,即使房價保值,你也可能犧牲掉生活品質。
對於購屋,有人勇於危機入市、有人認為房價還有下修空間,甚至有人認為買不如租、可以維持更多財務自由。有網友分析,如果以就業和孩子就學的需求角度,需要的未必是買房,而是取得雙北 20 年的居住權。「在台北打拼的錢,可以多一點留給孩子出國念書,退休後夫妻倆回南部去住也很自在。」
原 PO 在文章中表示,自己是六年級生,夫妻雙薪月收約 15 萬元,有兩個孩子,原本在新北有一間 2006 年購入的小兩房,去年想換屋,卻因看空房市,加上房價漲太兇,「一千萬的房子變兩千萬實在買不下手」,因此決定先租房,閒暇看看市場上銷售中的物件房,現在的生活頗為自在。
專家分析,十年前,當繳房貸、繳租金差不多時,民眾開始興起「租不如買」的想法,創造全民瘋買房;但目前年輕族群衡量生活品質與購屋壓力下,選擇「以租代買」的人越來越多,如果房價難以下修到薪資水準足以負擔的價位,「無房化」的觀念將有可能逐漸在年輕一代擴散。
他認為,選擇租房就必須要面對漲租、屋況不佳、房東刁難等等困擾,最重要的是「租的房子感覺就不像自己的。」再者,在現階段市場中還有諸多產品可供選擇,包括地上權住宅,以及現階段完成交屋的合宜住宅,在五年後也可以開放交易買賣,或者政府承諾將大量推出的社會住宅政策等,這些都是想留在雙北打拼的年輕人想要擁有房子的另類選項,新興「非典型購屋型態」,可滿足三十而立的六年級家庭,還至少需要留在雙北打拼 20 多年的居住需求。
【往下看更多】
►他賣3200萬房!假買家「只花500萬騙走」 律師曝詐團專挑這類屋主下手
►預售屋提早4年交屋 單親媽急了:借錢、違約二選一
►桃園A7住3年! 他嘆3缺點難適應:唯一優點是房價
【熱門排行榜】
►美晶片封鎖恐收反效果? 專家:激勵中國自研
►他賣3200萬房!假買家「只花500萬騙走」 律師曝詐團專挑這類屋主下手
►今飆36度!週二高溫恐破紀錄 週三起「雨彈連炸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