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房產 > 人夫買透天厝忘了「這件事」稅金多噴25% 過來人:這是買完第一件事

人夫買透天厝忘了「這件事」稅金多噴25% 過來人:這是買完第一件事

2022/04/26 10:15 東森財經新聞
人夫買透天厝忘了「這件事」稅金多噴25% 過來人:這是買完第一件事

買屋可能是許多人的夢想,為此汲汲營營的看物件、存頭期款、算房貸利率等等,但可不是實際交屋後就可以鬆口氣,如果沒有做「這步驟」,每年5月報稅時可能要多繳不少費用。有網友詢問,先前曾購屋自住,但最近收到稅單卻發現,住家被歸類在非自住,而不是住家用部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理財達人秀】台股5月開門紅 台積補缺口 台幣強升逾1元 Q2匯率傷?★

一名人夫在《買房知識家 買房賣房攏滴+》社團詢問,先前曾在鄉下購買社區型的透天住宅建案,但近期收到稅單,上面將住家使用情形歸類在非自住,而非是歸類在住家用,他非常困惑,想知道是購屋中漏了哪個步驟。

▼(圖/翻攝自《買房知識家 買房賣房攏滴+》)

貼文曝光後吸引不少回覆,有網友認為人夫可能購買到中古或營業用途物件「買二手的嗎?不然通常跟建商轉交應該都會幫你更正成自用住宅」、「這房屋之前應該有申請營業用途,去更改為自用,繳的費用就可少很多」,但有專業人士表示,房屋稅變更需自行申請「自用住宅要自己去申請」、「買完房子第一件事就是要先到稅捐稽徵處申請變更為自用住宅啊,你是不是沒申請過?」

事實上購屋後每年要繳的稅費包含「房屋稅」和「地價稅」,而這兩種稅都是由各地方政府稅捐稽徵處負責稽徵,稅額因不同使用條件而有差異,以台北市依2021土地合一稅2.0新制為例,基本上自住為1.2%,非自住為1.5%,而營業用則是3%。在申請條件上,房屋稅申請自用須具有「實際居住」、「無出租或營業使用」、「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限三戶」這三條件,自住和非自住稅額差距約為1.25倍。

地價稅則可分為自住和無申請自用兩種條件,自住用地的稅率為0.2%,無申請自用則是1%至5.5%,其中自住用地的申請條件必須「本人、配偶、直系親屬須設籍在房屋該地」、「無出租或營業使用」、「房屋為土地所有權人或其配偶、直系親屬所有」、「都市土地面積未超過300平方公尺、非都市土地面積未超過700平方公尺」、「本人、配偶和受扶養親屬限一處」這5條件,有沒有申請的稅率差距4倍多。

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地價稅必須遷戶口,而房屋稅則不用」,所以新購屋後,可先到戶政事務所遷戶口(地價稅),再到地方政府稅捐稽徵處申請自用住宅(房屋稅),但要注意的是,房屋稅是每年5月開徵,而地價稅則是11月,但申請自用住宅用地必須在地價稅開徵前40日才有效,因此如要申請自住用地,記得要在9月22日前提出申請。

(封面示意圖/Pexels)

 

 

【往下看更多】
受贈不動產「重男輕女」 台南、台中差最大 6都僅一區女多於男
6都囤房稅一次看 北市8年成效曝 專家:絕對有助益
台中人哭哭 晚4年買多噴250萬!專家:下半年新案單價上看百萬

 

【熱門排行榜】
房屋稅2.0啟動! 有持分也算一戶 想節稅得「這樣做」
台電員工批政策錯誤 郭智輝嗆「看不下去可離開」 今再發3聲明
巴菲特不買台積電? 陸行之不解:季配沒10元對不起股東
關鍵字: 買房自住稅收地價稅房屋稅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五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