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房產 > 葉國華/房貸條件越來越差 2狀況恐釀房市硬著陸

葉國華/房貸條件越來越差 2狀況恐釀房市硬著陸

2022/07/08 14:51 EBC地產王
葉國華/房貸條件越來越差 2狀況恐釀房市硬著陸

文/屋比房屋總經理  葉國華

眼看台灣房價已經來到歷史高檔,很多人為了買房感到焦慮,希望能早日買房圓夢。不過,日前央行預告未來有可能會限縮30年期以上的房貸,而且又再次升息,引發民眾熱烈討論。

★【理財達人秀】台積悶 打第二隻腳? 黃金飆美元美債殺 錢擺哪?

那麼,限縮30年房貸與升息到底會對房貸族和房市產生什麼影響?面對五花八門的房貸類型,購屋民眾又該如何挑選呢?筆者認為,升息與限縮30年房貸,一來會加重房貸族的購房負擔,二來也有可能讓房市硬著陸,影響力不容小覷。

▼升息及限縮房貸年期,對房市影響都不容小覷。(圖/東森新聞張琬聆攝)

對於購屋民眾而言,30年房貸的出現的確大大降低了房貸族的購房負擔。若以貸款1000萬元、利率1.7%的本息均攤型房貸試算,如果貸款30年,每月支出的房貸金額約為3.5萬元,但如果貸款期限縮短到20年,每月支出的房貸金額就要提高到4.9萬元上下,每月房貸差額高達1.4萬元。

房貸期限縮短 購屋族壓力大增

換句話說,也就是房貸族每年要多付出16多萬元的房貸支出。而依據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2020年全台人均可支配所得約為37萬元,由此不難看出,縮短房貸期限確實會大幅加重房貸族的購房壓力。

另外,目前央行隨著美國持續升息,升息也將導致房貸負擔的加重,以貸款1000萬元、30年期的本息均攤型房貸來看,即便使用長年期房貸來降低月負擔,但若未來房貸利率上升至3%,那麼購屋民眾每個月在房貸方面的支出就會達到4.2萬元。

▼房貸利率越升,民眾房貸支出就越高。(示意圖/pixabay

與房貸利率1.7%時的每月3.5萬元相比,大幅增加了7千元上下,也就是說每年的房貸支出將會多出8萬元左右,對於一般月薪只有3~4萬的個人或月收入6~10萬普通民眾來說,升息帶來的房貸壓力將會相當有感。

由於,升息與限縮30年房貸對於房市來說都是打擊,特別是未來如果加速升息與真的出現房貸年限限縮,不僅將可能會導致賣房時間拉長、賣壓增重,也很有可能會讓房市交易量能極速降溫,甚至不排除出現價格下修的狀況。

央行不打首購族 民眾無須過分恐慌

不過,正因快速升息與限縮30年房貸的影響力巨大,不是政府和央行所期待的房市軟著陸,因此想必政府一定會在深思熟慮、做足評估後,再確定實施的具體細節,而且,目前央行已透露不會打到首購族,普通購屋民眾不必過分恐慌。

▼央行日前透露不會打到首購族。(圖/翻攝Google Map

至於,由於目前處於升息循環的期間,普通購屋民眾若想買房,一定要更加精打細算。而該如何挑選房貸?房貸真的是貸越久就越好嗎?對此,筆者認為短年期房貸有總繳息少、月負擔高的特點,而長年期房貸有總繳息多、月負擔低的特色,各有其優缺點。

建議房貸族應結合自身需求,做好財務規劃,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房貸,同時預估未來升息環境下,可承受的限度,並將房貸負擔率控制在30%(即每月房貸支出佔所得比率)以下,才能更好地抵禦未來升息與大環境改變所帶來的風險。

另外,由於各銀行放款策略不一,建議購屋民眾多找幾間銀行鑑價,通常來說,選擇自身薪轉銀行或有存款的銀行會更有優勢,持有信用卡的民眾也要注意每月按時還款,為自己的信用行為加分。

▼葉國華提醒,購屋民眾可多找銀行建價。(圖/葉國華提供)

作者/葉國華 屋比房屋總經理,亞東技術學院畢業,曾任Ubee房屋比價平台創辦人、前品牌房仲首席房產顧問暨豪宅發言人,服務成交超過3000位顧客、商周學院5屆超業人氣講師,《天下》、《財訊》、《Smart》、《Cheers》、《Ebc東森夢想街》常態受邀講者,著有《利他,才是房仲該做的事》。

●以上言論不代表東森新聞立場

(封面圖/東森新聞張琬聆攝)

 

【往下看更多】
房市熱錢沒了?3兆資金逃亡 剩這類產品還會緩漲
5成民眾有買房計劃 雙北最想買小宅…專家曝背後強大功能
台中購屋族4成薪繳房貸 專家:計算基礎與事實背離

 

【熱門排行榜】
套利交易逆轉!日圓飆升 10萬台幣少換61碗拉麵
川普想把台幣「弄到13.3」? 專家驚呼:美國會破產
川普逼降息!高盛示警「Fed若屈服」:金價飆到4500
關鍵字: 升息央行房貸年期貸款房價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