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房產 > 揭密房價大漲4原因 僅這區域有下跌可能

揭密房價大漲4原因 僅這區域有下跌可能

2022/07/11 13:15 東森新聞記者張琬聆
揭密房價大漲4原因  僅這區域有下跌可能

近期房市轉向冷靜期,交易量減少,房價卻沒跌。專家指出近2年房價大漲的4大原因,雖然目前買賣雙方對房市看法差異大而導致量縮,整體房價要跌不易,以缺乏支撐的城市才有下跌可能。

★【理財達人秀】台積沒大漲 等什麼? 中鼎踩雷接不接? 庫藏股追誰?

這波房價漲勢大潮約2020年開始,即疫情開始蔓延,導致全球經濟停頓之時。品嘉建設董事長胡偉良指出,這波大漲主要來自4大原因,首先是反映了貨幣現象。

漲因1:貨幣現象的拉力

胡偉良提及,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以美國爲首的先進國家為了挽救經濟、提升就業機會,發動了無限制的貨幣寬鬆政策,貨幣大放水的結果,造成了通貨膨脹,也衍生了資産價格的上漲,這是房價上漲的「拉力」。因此不難發現全球房價都在上漲,尤其是越先進國家漲幅越大,就是因為採取更寬鬆的貨幣政策。

▼全球為拯救經濟而發動貨幣寬鬆政策,成為房價上漲拉力。(圖/東森新聞)

吉家網不動產董事長李同榮也指出,合理的房價漲幅等於經濟成長率加上通貨膨脹率,以大台北近4年半來房價漲幅約30%、平均每年漲7%來看,房價隨著經濟增長,短期沒有下跌的風險。

漲因2:建築原物料成本大漲

近年基於全球節能減碳的環保要求,高耗能、高汙染的建築主要原物料如鋼鐵、鋁、水泥的成本大幅增加,胡偉良認為此趨勢目前仍很難改變,要期待房價下跌不切實際。

▼營建成本大漲,讓房價下跌變得不切實際。(示意圖/東森新聞張琬聆攝)

漲因3:營造施工人力短缺

營造業一直以來因危險、辛苦、骯髒的工作環境,而少有年輕人願意加入,現在人力又逐漸老化,台灣當前又有「反對外勞引入」的政策,造成施工人力日益短缺惡化。

胡偉良指出,如此先天不良的人力環境,加上近年台積電為首的高科技產業擴廠趕工,導致營造人力更青黃不接,讓各項工程工期拉長、人力成本大幅上漲。

▼青黃不接的營造人力,也讓成本大幅提升。(示意圖/東森新聞張琬聆攝)

漲因4:買房抗通膨心理

「買房抗通膨」在近期蔚為風潮,為房市帶來很大的拉升力量。不過胡偉良認為,此心態造成房市普漲和熱銷,其實是很危險的狀況,因為現在房市已經出現分化現象,有產業支撐、人口持續流入的城市,房價自是看漲;沒產業支撐、人口日漸減少的城市,房價則因缺乏支撐力道而容易下跌。

李同榮則觀察,中南部因過去基期過低,加上營建成本佔比較高,部分地區預售超漲、成屋漲幅已達滿足點,未來端看區域產業轉型發展與建設的不同,房價表現會有所差異。

▼今年房市不若前2年,有諸多利空因素股市下跌、升息等因素。(示意圖/東森財經

回頭來看今年的房市,在全球抗通膨的環境下,各國政府開始緊縮貨幣及調高利率,可能導致停滯性通貨膨脹,胡偉良建議,若民眾買房的目的是為了抗通膨,那麼城市和區域的選擇會更重要。

李同榮則認為,今年在打炒房、升息、股市下跌等多空因素下,第2季不動產交易量已萎縮,但價格仍在緩漲,原因就是建商認為工料雙漲不肯降價、甚至必須上漲;而買方則認為太貴買不起,因此雙方認知差距越來越大。不過整體來看,現在要對房市前景悲觀言之過早,估計第3季疫情舒緩後,房市應會回溫。

(封面示意圖/東森新聞張琬聆攝)

 

【往下看更多】
房市熱錢沒了?3兆資金逃亡 剩這類產品還會緩漲
葉國華/房貸條件越來越差 2狀況恐釀房市硬著陸
完工遞延使台中湧大量新屋 恐釀多殺多?這規定竟成關鍵

 

【熱門排行榜】
富二代找上門!同居女友竟改口叫他「舅舅」 綠帽男嘆:交往8年算什麼?
他賣3200萬房!假買家「只花500萬騙走」 律師曝詐團專挑這類屋主下手
川普關稅衝擊!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發表重大談話 談如何自救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