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房產 > 都更市場主客易位 胡偉良憂「1心態」不改:必成重建孤島

都更市場主客易位 胡偉良憂「1心態」不改:必成重建孤島

2024/10/07 17:24 東森財經新聞 記者張琬聆整理
都更市場主客易位 胡偉良憂「1心態」不改:必成重建孤島

文/品嘉建設創辦人、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 胡偉良

都更是國家建設的重要議題,攸關民生、城市建設、經濟發展,需要政府高層的關注。

隨著時代的進化,城市老化現象日益嚴重,大多數的國家元首都體認到城市進化的重要性,像日本的小泉內閣為了復甦經濟、活絡不動產市場,也為了提升東京的城市地位,制定了寬鬆的都更政策來鼓勵民間投資,以特別法鬆綁了現有法規的容積率、建蔽率、用途、及高度限制,將都更提升至都市計劃的上位層次,如今,日本對於都更改建也放寬到只要有2/3的土地所有者同意就可以進行開發

★【理財達人秀】台積沒大漲 等什麼? 中鼎踩雷接不接? 庫藏股追誰?

提高容積率未必有害

日本、香港、新加坡都是透過提高容積率,向上(天空)借地,並善用地下空間,向下延伸,如鐵路地下化、地下設商店街,而騰出地面做花園、綠地、公共設施。

圖利百姓,代替圖利財團或特定的個人

政府的功能本來就是要圖利百姓,不然政府存在的意義何在?只要圖利的是市民、一般百姓,而不是特定的財團或個人,又何罪之有?

從「防災功能」,進化到「城市的改造」

防災是趨動都更/都市再生的重要動力。但隨著時代進步,都更應該超越「防災功能」,進化到「城市改造」,包括更豊富的商業機能和生活環境的提升。

▼防災是驅動都更的重要動力。(示意圖/東森財經新聞張琬聆攝)

改善自私自利的「個人利益思維」,走向「共好的共利思維」

都更之後,地主原本的居住面積可能變小,但房地產的價值會提升,因而地主不僅會享有經濟利益,也能讓自己住的更安全、城市變得更好。因此,民眾在思維上應該更著眼在價值上,朝向共好的共利思維,而不只是斤斤計較於室內坪數。

地震頻仍,都更改建迫在眉睫

國家地震中心曾警告內政部,台北若發生芮氏規模6.2級地震,估計有4000棟房屋會倒塌;若發生規模7.3的地震,會倒掉3萬5千棟。大家都感受到近期地震愈來愈頻繁,裝睡的民眾也該醒來了

「室內一坪換一坪」有可能嗎?

2010年8月北市推出為期5年的「老舊公寓專案」,截至目前為止,只有19件核定,其中更只有4件達成一坪換一坪的政策目標,其中大多數是海砂屋,因而享有額外的容積獎勵。

以台北市當前的營造成本來計算,台北市的住三土地,在正常的都更改建狀況下,室內一坪換一坪時房價得賣到每坪185萬元;2024年0403地震之後,若房子能滿足近期公佈的防災都更標準,這樣則可增加30%的容積獎勵,此時房價依然要有每坪115萬元的水準,否則依然很難達成一坪換一坪的目標。

公共利益 VS 個人利益

當事不關己的時候,一些教授學者談起都更的「公共利益」總是頭頭是道,但一旦自己的房子也參與進入都更改建,就立馬立場轉變,以自己的利益為優先,「個人利益立即戰勝理性。」所以有人說,貪婪其實和教育程度無關,經常教育程度愈高的人反而更貪婪。

▼都更一坪換一坪的目標難達成。(示意圖/東森財經新聞張琬聆攝)

愈晚簽約真的能拿更多?

「坐享其成、墨守成規、自以為是」是這一類人的標準心態,「別人有的我都要,別人沒有的我也想拿」,這樣的心態造成「愈晚簽約拿愈多」的普遍心理,但是在當下的環境下,還能依然得逞嗎?

可能未必,市場上已經可以看到愈來愈多被切割掉的「孤島」案例,尤其一旦都更程序啓動,愈難回頭,畢竟,重新來過,耗費的額外時間成本(以年計)和費用支出(包括設計圖面、都更文書都需重做),會阻卻實施者去重新納入釘子戶。

房價 vs營建成本 vs住戶分回

在地震威脅下,政府頻頻釋出容積獎勵措施,民眾都更改建的意願也大增,因此,對建商而言,「市場變大了」,但另一方面,營建成本居高不下,加上碳費即將課徵,成本持續墊高,也增加了建商在從事都更案件時的變動風險。再以地主分回60%為例,營建成本每坪35萬元,則建商的房價成本為每坪87.5 (35/0.4)萬元,加計建商的管銷費用、稅費、利潤共30%,則房價為每坪113.75萬元(87.5*1.3)。亦即,要達到64分的區域房價必須達到每坪113.75萬元。

若採用比每坪35萬元更高的構造型式興建,像RC變更成SC,或樓層數從15層變高成20層時,營建成本會變得更高,在房價不變的情況下,會導致地主分回變少。

建商與地主關係

1、都更市場主客易位,地主不再能待價而沽,把握機會才是王道

地震頻率愈來愈高,地震風險正在增加,營建成本也在增加,現在不僅是地主在選建商,建商也同樣的在選擇地主,因此,在遇到優質的好建商時,老屋屋主地主有必要化被動為主動,積極的去回應和配合,因為優質建商選擇也多,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地主反而成了被「反淘汰」的對象。

在營建原物料成本日益增加、營建人力(包括工務、施工勞工)日漸短缺的情況下,兩方之間的供需關係已經逆轉。抱持著「再等等,或多找幾家條件會更好」的心態,已經不再是正確的抉擇,因為優質的廠商可能因此而放棄這個案子,結果只能找來不重質的二線廠商。而做為不同意戶,日後條件也只會愈來愈差,使自家的改建案陷入死胡同,乏人問津。

▼近年建商在資源有限下「反淘汰」地主成孤島。(示意圖/東森財經新聞張琬聆攝)

因此對住戶來講,「只要條件可以,趕緊都更」才會是當下參與都更的最好策略。

2、不要再糾結於分回,要把吹眼光放在價值

在都市更改建遍地開花的時代,除了把握機會積極參與外,更要建立健全心態,不要一味的只知追求自己的利益,只要自己好,而忽視別人的成本和風險,否則必定會成為無人聞問的「重建孤兒」。而且從各程序因素來判斷,日後都更改建後的分回條件可能愈來愈差,而不是變好

民眾糾結於都更後的分回坪數,甚至違章建築也想分回,不思考老房子的安全問題,等同拒絕入住好房子,而一旦錯失機會,等到年紀再長,膝蓋已經無法負荷上下樓梯的壓力時,那時已將後悔莫及。

●以上言論不代表東森財經新聞立場。

●本文節錄及取材自《今周刊:都更勝經》。

●作者介紹

胡偉良 品嘉建設及尚禹營造創辦人、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台大土木系、營建管理博士、商學博士、法學博士,曾任新北市建照預審委員會委員、新北市都市更新審議委員會委員,著作《房地產勝經》、《房地產趨勢大解密》、《做個房地產的市場贏家》。

(封面示意圖/東森財經新聞張琬聆攝)

 

【往下看更多】
央行沒濫殺無辜! 顏炳立曝房價下修時機:蛋白區跌2成
禁新青安搭售房貸壽險! 他揭銀行「同捆包花招」:真的無解
炒短投資客已消失! 他喊「單身買房收租養老」不應視為炒房

 

【熱門排行榜】
富二代找上門!同居女友竟改口叫他「舅舅」 綠帽男嘆:交往8年算什麼?
他賣3200萬房!假買家「只花500萬騙走」 律師曝詐團專挑這類屋主下手
川普關稅衝擊!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發表重大談話 談如何自救
關鍵字: 胡偉良都更容積率圖利孤島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