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職場 > 搏命工作守護乘客!隧道打冰人「10年沒回家圍爐」

搏命工作守護乘客!隧道打冰人「10年沒回家圍爐」

2019/02/15 17:29 東森財經新聞
搏命工作守護乘客!隧道打冰人「10年沒回家圍爐」

▲隧道打冰人工作相當辛苦。(圖/CCTV)

 

你曾聽過有個職業叫「打冰人」嗎?每到春節的時候,這群打冰人總是會繃緊神經,因為對於大陸來說每年的春運都像是打仗一樣混亂,許多年輕人都會到外地上班,只能藉著春節回家鄉與親朋好友聚聚,而這群打冰人則是春運交通的重要人員。

 

大陸許多隧道裡面都會有「打冰人」的存在,因為在某些地方的隧道,每到冬天都會有冰柱,為了火車的行車安全,這群打冰人必須認真巡視,並把每個冰柱給清理掉,除了清理冰柱外,他們還需要檢查隧道裡面是否有異狀,並隨時回報給相關單位。

 

▲打冰人還要巡視隧道內一切狀況。(圖/CCTV)

 

現年55歲的吳瑞青是青藏鐵路公司德令哈工務段天棚橋隧養修工區工長,1984年他便來到關角隧道擔任橋隧養修工,35年來他確保了關角隧道乃至青藏鐵路全線的安全運營。他曾對媒體表示過,自己已經連續10幾年沒有與家人一起度過春節了。吳瑞青說,我們的工作很特殊,工作崗位必須1年365天都有人留守,通常我們是連續工作一個月,然後休息一周的時間。

 

吳瑞青每天的工作就是對兩條隧道、5座橋樑和12座涵管內的設備、設施進行檢查、保養和維修,因為新關角隧道是由兩條分離式單線隧道組成,所以需要檢查的隧道總長度有60多公里。每年春運剛好是關角隧道氣溫最低的時候,由於隧道內洞長年滲水,所以隧道洞內經常會有巨大的冰柱、冰錐,所以他們必須確實清理,確保行車安全。

 

▲打冰人又被稱為隧道守護神。(圖/CCTV)

 

關角隧道年平均氣溫只有零下5度,一年四季都是需要取暖,且隧道內外溫差相當的大,一年四季工作都需要穿著厚重的工服,且在極度高寒缺氧的環境下工作,每次進入隧道時,他們都需要攜帶氧氣瓶進入。吳瑞青說:「可以說我們的工作是冒著生命危險進行的,我們只能在有限的〝天窗點〞內工作,也就是在兩列火車經過的空檔期內工作,這個時間是非常有限的,但是我們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工作」,或許會有人問,既然工作辛苦又危險,為什麼可以堅持下去呢?吳瑞青回答:「之前建造隧道的時候,那些人更辛苦,他們都可以堅持下去,我只是負責清理、檢查隧道,已經比他們輕鬆很多了」。

 

▲關角隧道年平均氣溫只有零下5度。(圖/維基百科

 

在隧道內工作,除了要忍受寒冷、空氣稀薄,每天還需吸入大量的粉塵,在有限的時間要把隧道裡面的冰柱給清理完畢,還要注意列車進入的時間,對於乘客來說進入隧道可能就是10幾20分鐘的事,但這些打冰人卻用他們的20、30年來守護隧道內的安全。

 

看更多

 

有點年紀的長輩,小時候或許都有爬到樹上玩樂的經驗,而現在爬樹也能賺錢!「攀樹師」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靠矯健身手攀上樹頂,為一棵棵珍貴的樹木剪去生病和乾枯的枝條,而這個特別的行業可不容易,需要考證照才能擔任,在物以稀為貴的情況下,攀樹師1個月收入突破10萬。

 

根據台灣光華雜誌報導,修剪樹木要作為一種職業,必須通過國際樹藝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rboriculture,簡稱ISA)考試,並授予專業證照成為攀樹師。攀樹師翁恒斌工作時極度專注,嚴謹地連說話閒聊都不允許,因為這是相當高風險的工作,一個不留神就可能會受傷,因此他們必須聚精會神,隨時注意現場狀況。

 

▲(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翁恒斌的暱稱為「鴨子」,他的身材精悍,在樹上來去自如,過去他在大學念了土木系,花了大把時間在童軍社團,接著順理成章地讀環境教育研究所,並且擔任荒野保護協會的解說志工,曾在推廣體驗戶外活動的公司工作。

 

由於台灣以前並沒有專業攀樹師,所以翁恒斌藉由香港樹藝師前輩每隔一段時間來台教學的方式,斷斷續續地學習這套專業技術,並且在2015年3月到香港參加由ISA舉辦的證照考試,成為台灣首批攀樹師。如今翁恒斌攀樹資歷已邁入第7年,這項新興職業在全台灣總共也僅有10人。2年前他與朋友合夥成立以樹木工作為主的「攀樹趣」公司,除了樹木修剪之外,也從事攀樹體驗活動與攀樹專業教學。

 


▲(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作為全台第一個取得ISA證照的人,翁恒斌和其他攀樹師不同之處,就是每次帶學員攀樹時,除了為人開啟與自然親近的一扇窗,同時也為推動環境教育不遺餘力,並藉由專業知識來解讀每一棵樹,讓學員在無形中潛移默化,開始留意身邊的樹木,成為能解樹語的攀樹人。

 

親臨攀樹師們的工作現場,可以發現修樹工作的細膩,他們深入吊車無法抵達的樹冠深處,以不傷害健康枝幹的前提,將枯枝逐一剪除。以時間成本來說,1位攀樹師每天最多可修剪3棵樹,自然不比出動吊車、整排截斷的便宜行事作法。然而被齊頭截斷的大樹,雖然能夠撐過一時,但長大後反而更容易發生斷裂、倒塌。

 

翁恒斌認為,若非因為攀樹,我們對樹的認識、互動,依舊相當受限,就連不會攀樹的樹醫生,也因此錯過了眼見為憑的機會。而終年屹立的大樹雖然沉默,卻自成一個生態系,也歡迎著人的造訪,依照ISA的規定標準,只要直徑超過3英吋的健康樹幹就能攀爬。

 

大家或許認為每一位攀樹師心中難免有份夢想攀爬名單,但翁恒斌卻很篤定地表示,自己最想爬的還是台灣的樹,「你想想,台灣的土地面積真的很小,但全世界的檜木共有6種,光是台灣就有2種;不僅超過3000歲以上的神木很多,還有像棲蘭神木園區的神木群;甚至把台灣十大神木拿到日本,絕對都可以排進前三名!」因為攀樹,他們能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也更珍重腳下的土地。

 

【往下看更多】
台積電配偶為保工作寧降職等 竹科媽媽心累:我不想辭職
前2月薪資平均4.7萬元! 增幅創4年次高 主計處:贏通膨
台海緊張掀退伍潮? 國防部駁「今年還大幅下降」:留營率不減反增

 

【熱門排行榜】
CIA解密文件曝!蘇聯軍隊曾交戰外星人 23士兵變石柱
才剛戴上...Apple Watch狂示警 她就醫才知險喪命
台積法說今登場!大摩推演3劇本:短期難回900元
關鍵字: 財經精選打冰人隧道大陸守護乘客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