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於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職場 > 全年無休養娃又養家!職場媽曝辛酸網友推爆

全年無休養娃又養家!職場媽曝辛酸網友推爆

2019/05/21 11:58 東森財經新聞
全年無休養娃又養家!職場媽曝辛酸網友推爆

不少女性生育後仍會回到職場,成為必須兼顧工作和家庭的「職場媽媽」。近日一篇細訴職場媽媽心聲的文章被網友推爆,一週內被轉發上萬次,也讓人得以一窺職場媽媽的日常面臨的壓力與困境。


教育專家曾敏敏在陸媒《今日頭條》上提到,此文作者是美國的職業媽媽莎拉(Sarah Buckley),育有三個孩子的她是一家醫療器材公司的經理,外人眼中她成功兼顧了家庭和事業,但事實上,她經常面臨各種崩潰的時刻。

 

有一次她忍不住在社群媒體發表一篇長文,細數職場媽媽的生活實況與感到沮喪的時刻。例如「生完孩子6至8週就要回歸職場,沒時間和寶寶建立關係」、「必須趕快運動減肥,因為大家都期望你能恢復懷孕前的身材」、「照顧孩子也要做家務,保持家中整潔」、「若選擇餵母乳,必須在上班時間找2到3次空檔擠奶,一樣要設法完成當日工作」、「確保孩子的健康外,也要負責教育他們的生活禮儀」、「再忙也不能顯得不修邊幅,否則有人會怪你沒給孩子做好榜樣」、「所有的空閒時間都排滿孩子的事,從此不再有自己的假期」......最後她說:「我不知道其他的職場媽媽過得如何,反正我是對這樣的生活感到疲倦了。」

 

▼美國一位工作家庭兩頭燒的職場媽媽在社群網站上po文訴心聲,引起網友熱議。(圖/翻攝自今日頭條)


這篇原本只是抒發個人情緒文章,PO出後引發熱烈回響,一週內被轉發3萬次,還有6千多則留言,許多媽媽都表示感同身受。也有網友認為,這種生活太可怕,看了都不敢生孩子了。

 

曾敏敏認為,如同這篇文章中描述的,當職場媽媽需要同時承擔職場達人和稱職母親的責任時,社會並沒有提供夠多的協助,甚至對職場媽媽並不友好。一項發表《家庭與經濟問題》(Family and Economic Issues)期刊上的研究指出,在育兒方面,職場媽媽往往比爸爸經歷更多不公平的對待。例如當孩子有任何需要時,媽媽總被理所當然的認為是照顧者。即使現代男性對育兒的付出比上一代多,仍不能稱得上平等。

 

▼莎拉和丈夫育有三個孩子,雖然丈夫也會幫忙照顧孩子,但她發現,丈夫帶孩子時會受到旁人的稱讚,她帶孩子卻被視為理所當然。(圖/翻攝自今日頭條)

 

職場媽媽並不是超人,她們也會有精疲力竭的時候,要減輕職場媽媽的壓力,除了另一半主動分擔更多責任外,社會上也應該透過法律和企業制度改革,提供更友善的環境,讓更多人願意成為母親。

(封面示意圖/flickr)

 

 

國發會曾預估過台灣會發生人口死亡交叉的時間大概是2021年,但經過今年上半年的人數預估,出生人口將比去年少了一萬多,國發會擔心這樣下去交叉線只會提早到來,若政府沒有其他行動,到了2056年台灣人數恐怕會跌落兩千萬人。

 

薪資停滯

 

近幾年來台灣薪資停滯不前,從行政院主計部的網站上也能看到近幾年的薪資統計數字幾乎沒有變動,雖然整體數字有提高,但年增率僅僅只有2.46%左右,更讓人灰心的是106年的總工時數還比去年整體多了0.1小時。

 

▼薪資停滯,讓不少年輕人對生養孩子卻步。(示意圖/flickr)

 

生育成本提高

 

比起上一代養育孩子的成本,現在年輕世代要付出的生育成本更加高昂,便宜的公立托兒所抽不到,昂貴的私立幼稚園一個學期十萬跑不掉,再加上雙薪家庭每個月還必須額外多出一筆保母費。

許多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了小學後還會為小孩報名各式各樣的才藝班。根據統計,雙薪家庭都認為月收入至少要7萬到8萬以上才有生小孩的資本。

 

▼雙薪家庭的家長經常要帶著孩子,在保母家或才藝班間往返奔波。(示意圖/flickr)

 

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的好壞會影響一個家庭決定是否生育,無論是政府托育的做法、公司友善與否、教育環境等等。如果工作時常需要出差,或是慣性加班而無法接小孩,那麼在公司與政府的夾擊中,生育率實在很難有所提升。唯有企業與政府合作,並改變小家庭的觀念及職業結構,才有機會讓生育率慢慢回溫。

 

補助無用

 

目前多生一個小孩,政府將補助2500塊,且在2017年政府為育兒津貼付出了五百億之多,但根據問卷調查,一般父母並不會因為一個月能多拿2500元就多生一個小孩。許多人認為,只要將這五百億拿來蓋公托,為需要工作的流浪教師們培訓,多多分攤生育成本,成效肯定會比一個月微薄的補助來得更好。

 

 

男女朋友交往,需要彼此陪伴與溝通,但離開學生時代進入職場,從事的職業不同,價值觀也會變得不同,受測者表示,若女性工作太忙、生活壓力大和態度強勢,都可能導致戀情出現問題。《日本集合 Japhub》根據網站《R25》調查200名單身的年輕男性,排行出他們「交往最容易出問題的10大女性職業」。

 

交往最容易出問題的10大女性職業:
第10名:系統工程師

第9名:公務員

第8名:空姐

第7名:保險業務員

第6名:電視節目製作/導演

第5名:證券從業員

第4名:顧問

第3名:醫師

第2名:律師

第1名:創業人士/企業家

 

針對排名前3的職業,受測者認為「醫師」太忙、不容許失敗且太講究條例,是可能導致戀情告吹的主要原因;位居第2名的「律師」,則有男性認為她們下班後仍在談論工作、太強勢且不斷講道理,與她們相處很辛苦;最多人選的「企業家」被男性認為,因對自己及別人都要求嚴格,沒有顧及對方情感方面的感受,加上生活一直為了某些事情煩惱著,讓另一半備感壓力。

 

▼醫生工作忙碌,是前三大交往最容易出問題的職業。(圖/取自freepik)

 

這10項職業中,大部分是「專業人士」。受訪的男性表示,像是證券作業員給人一種「競爭激烈,沒有私人時間」的印象,醫生則是「工作相當忙碌、不容失敗的偏執」,另外像律師、企業家則是「氣勢太強了」、「生活起來可能會很有壓力」。日本專家表示,不難看出日本男性在考慮交往時,「面子問題」跟「工作成就」是兩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鋒芒太露的女生,容易讓男生感到自卑,也就容易讓戀情告吹。

 

Cheers》雜誌2008年也進行過單身工作的調查, 發現前三大最多單身族的職業分別為:一般行政/後勤、教師、和業務。高達七成的單身上班族認為不容易在工作上認識交往對象,造成超過三成上班族仍多和學生時代的同學或朋友結婚。

 

行政/後勤單身比例居冠,主因是他們工作環境單純 ,難以遇到適婚對象。以總經理祕書為例,座位大多設在總經理辦公室門口附近,連隔壁同事都沒有,一天下來最重要的談話對象,就是往往已經結婚的總經理,若不積極向外打開社交圈,單身狀態難以破局。

 

名列亞軍的職業「教師」,因為學校氛圍趨向保守封閉,除非透過資深同事、校長等長輩介紹,否則很難認識其他異性朋友。另外業務、行銷企劃、記者/編輯、空服員、公關等,這些看似光鮮亮麗,比較容易遇見優秀對象的職業,也名列前50大榜單中,因為從事這類型職業的人,通常本身具有不錯的內、外在條件,工作環境中認識、共事的對象也通常是社會中的佼佼者,眼界會不自覺拉高,有時候甚至會以為自己跟他們一樣好,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教師的交友圈集中在同事之間,除非長輩幫忙介紹。(圖/取自Pexels)

 

除了職業類別的不同外,相處時間也是影響彼此戀情的重大因素,上班族下班後有時累到不想約會,高達八成的單身上班族表示每週約會不到一次,生活完全被工作填滿,沒有認識新的人,是單身上班族目前最難克服的瓶頸。

 

從對各職業別的分析調查來看,工作影響戀情的有四大因素:

其一是工作環境,例如教師、行政、財務等身處在不容易自然認識異性的工作環境中,若不積極打開社交圈,能夠認識新對象的人脈資源平均一年會用完,因為當你是新進同事時,發出單身或想結婚的訊息,通常熱心的已婚資深同事會幫忙搜尋好對象,但經過一年的撮合未成,資深同事幫助你的意願就會逐漸降低,這時就只能靠自己努力爭取。

 

其二是工作時間,例如飯店與服務業從業人員,長期需要假日輪班,交往對象能否配合與體諒,將成為彼此能否維繫感情的關鍵因素。

 

其三是工作壓力,常常聽到男性單身上班族說:「我想結婚,但工作很累,哪有時間與體力再去約會、經營感情。」尤其是工作壓力大的工程師、業務員,最容易因為倦怠感,失去積極認識對象或培養感情的動力。

 

▼從事某些職業的男性工作壓力大,下班後較少安排約會時間。(圖/取自Pexels)

 

其四是生涯規劃時間點的差異,「三十而立」對男女的意義各不相同。對於女性而言,認為30歲是走進結婚禮堂的夢幻時間點,男性卻認為這是打拼事業的關鍵時刻,在雙方意見紛歧之下,往往只會出現兩種結果,一種是女性積極說服男友走進婚姻,一種是男性極盡拖延,最後因無法取得共識,導致分手。

 

但以上都只是數據呈現的結果,建立、維持一段戀情,最主要還是得靠自己,彼此願意在緊湊的生活中,為對方做一些貼心的舉動,消除上班的疲勞與壓力,對未來的規劃,做事先的討論與溝通,才能讓情感保溫,從事某些職業別可能增加認識對象的困難度,但卻不是影響交往、婚姻的主要因子。

 

 

【往下看更多】
公部門霸凌連環爆!北市社會局長官怒罵員工3年 「上班像參加喪禮」
年終獎金預估出爐! 平均發1.12個月 「這行業」13連霸最高
怨離職工作增!台電課長拿鐮刀暴砍下屬桌椅 發洩代價曝光

 

【熱門排行榜】
台積電未來3年投資 劉鏡清全說了:將在3地設廠
試穿太大要小一號 她翻鞋墊氣炸噴:為業績不擇手段
花蓮「這地方」每人普發1000元 最快明年初可領
關鍵字: 職場媽媽職業婦女育兒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