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職場 > 薪資由最便宜的應徵者決定?新鮮人必懂10件事

薪資由最便宜的應徵者決定?新鮮人必懂10件事

2019/07/23 13:14 東森財經新聞
薪資由最便宜的應徵者決定?新鮮人必懂10件事

許多社會新鮮人在踏出校園時,都對未來抱著各種期待與想像。然而真實進入職場後,卻往往發現想像與現實的落差很大,因此感到困惑而受傷。有職場前輩特別撰文,對於薪水、職業選擇.乃至於如何看待與公司和老闆的關係,提出了10點中肯而精闢的看法

 

網友於《今日頭條》上,分享自己工作多年後的職涯心得,並表示,如今回頭來看,很希望自己在剛入社會時,就有人能告訴自己以下這10件事。

 

1. 職涯的發展,要自己決定和負責

很多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會期待公司能為自己做生涯規劃,這也是很危險的錯誤觀念。因為公司經營的目標,是讓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無暇也無義務要顧及每個員工的職涯人生。千萬不要以為,只要努力工作,未來就可高枕無憂。即使老闆沒在薪資上虧待你,也不會了解你想要的人生方向。至於公司,更只是提供表現專業能力的平台。自己必須要及早規劃未來,為自己的職涯發展負責。如果不清楚,可以找前輩請教、和同輩交流,但最終必須自己做出決定。

 

2. 公司中看似簡單的事,背後的結構可能十分複雜

有些年輕新員工滿懷抱負,對於公司內某些既定規則看不慣,甚至不滿上級做的決策,因而產生質疑和抱怨。但工作幾年的人就會明白,每個看似愚蠢的決定背後,都是關係到無數複雜關係的平衡與妥協。因此年輕人即使不明白公司的某些決策,也先別急著下判斷,多觀察和體會背後的連結,才是聰明的做法。
 

3.你很忙,並不代表你很強

不少社會新鮮人開始工作後,經常需要加班,和朋友聚會的時間少了,甚至沒什麼時間好好吃飯。有的人會覺得,這代表公司很需要自己,或者會因此心生埋怨,覺得公司太過分,憤而離職的人也不少。但產生這種想法時,建議先想想,是不是只有自己忙得暈頭轉向,但公司其他的人都能不慌不亂?如果全公司都很忙,的確可能是工作負荷過重,但若只有自己很忙,非但不能代表自己很強,很可能代表自己的能力還不足以勝任。專家建議,當因工作太忙而感到焦躁、失落或疲倦,先不要急著抱怨或憤怒,好好檢視工作流程,找出需要加強的能力,逐步成長為強者,才有選擇離職的本錢。

 

▼(示意圖/翻攝自今日頭條)

 

4.30歲前找工作,別把薪資當作唯一標準

在選工作時,會以薪資高低似乎是最直接明確的標準,但對初入社會的人來說,比起薪資單上的數字,更該在意的是,這份工作能不能帶來更大的發展和成長空間。年輕是最大的本錢,應該找一家願意放手讓你挑戰的公司,成功了能有所收穫,即使失敗,付出的成本也不算太高。找一家前景發展好的公司,和一群志趣相同的人一起工作,所獲得價值會遠遠超過薪資單上的幾千塊。在年輕時,要把成長當作最有價值的收入。

 

5.一個職位的薪資,是由市場上最便宜的勝任者決定

這件事聽來刺耳扎心,卻是不爭的事實。一個職位的價格,是由應徵者的多寡來決定,應徵的人越少,薪水越有機會談到好條件;相反的,若應徵的工作入門門檻低,競爭者眾,恐怕薪水是這群人中願意接受的最低價格。剛出社會時,會面臨到有些更優秀的競爭者,願意接受更低的薪資,搶走你的工作機會。想讓自己未來更值錢,就要在出社會前幾年盡可能學會更多稀有的、難以取代的能力,將來才擁有薪資談判的本錢。
 

6. 資歷越久,不代表薪資會越高

有不少人認為,「在公司待了兩三年後,總該有加薪機會吧!」但專家卻認為,這是錯誤的觀念,並不是年資待得久,薪資就一定該隨之成長。待了幾年後,對負責的工作相當熟悉,讓人以為這可能會是加薪的契機,但就企業的立場來說,只要該職位的重要性沒有發生變化,薪資也就不會改變。對老闆說,資歷只能證明一個員工任職的時間,未必等同於公司迫切需要的能力。若已對現有工作游刃有餘,也不能以此自滿,利用時間多學習其他技能,才會有獲得加薪機會。

 

7.想被升遷加薪,必須先拿出能力證明自己

很多人認為「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若付出的能力超出自己的薪資條件,就會覺得很吃虧。認為若要為付出更多,公司就必須先升遷或加薪。但事實上,多數老闆不會考慮這樣做,因為這是充滿風險的事:萬一讓員工加薪升遷後,表現卻不如預期,難道可以再降職減薪嗎?會不會反而引起不必要的反彈?多數老闆都不願意將自己置於如此尷尬冒險的情況。因此,假如想獲得加薪升遷的機會,就必須先勇於表現自己份內工作之外的才能,讓老闆意識到,你加薪升遷,對公司來說是沒有風險的。專家表示,職場上多數的加薪和升遷機會,都屬於追認」。

 

8. 35歲前,不要太在意和同儕間的收入差距

出社會後,難免會和同學朋友暗中比較薪資,甚至會為了一兩千元,就萌生辭職的年頭。但專家認為,35歲前評估工作,別把重點放在薪資,更重要的是,這份工作能提供的舞台與成長機會。在年輕時,要把成長當作最大的收入。找到一家有價值的公司、一個值得根的老闆,一份能發揮所長的工作,這其間的價值差距,將會在35歲後顯現出來。

 

9.上班,並不是「為老闆工作」

不要認為自己是為老闆工作,而要認清彼此之間是合作關係員工付出時間和能力換取薪水,而企業則為員工承擔了該行業的發展風險簡單來說,即使公司業績虧損,員工都有薪水可領,若欠薪,企業也會受到法律制裁,而老闆卻必須可能賠上自己的全部身家既然彼此是合作關係,在找工作時,就可以選擇符合自己心意的合作夥伴為標準考量

 

▼(示意圖/翻攝自今日頭條)

 

10.公司不是家庭,隨時要有好聚好散的準備

有的公司為了降低流動率,會虛構出大家都是一家人的文化,讓員工沉浸在危險的虛幻安全中,忽略了時時提升能力,萬一因市場變化而遭裁員,往往不知所措如今的就業市場上,幾乎不可能在一家公司待一輩子,也不會有企業永遠不會發生變化想依靠公司照顧自己的想法,既危險又不切實際唯有時時學習,讓自己保有不可取代的能力,才是在職場上真正可靠的安全感

 

以上這些想法,都是一個職場前輩打滾多年後得到的心得,希望能幫助更多社會新鮮人少走些冤枉路,永遠保持年輕時的活力和夢想,在未知中也能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

 
封面圖/flickr
 

 

【往下看更多】
畢業後的職涯差距好大?做到這3點包你跑在前面
不肯加班又說辭就辭?8年級生是這樣看待工作
面試別踩雷!這3種年輕求職者學歷再高也沒用

 

【熱門排行榜】
收盤了喝杯咖啡壓壓驚! 3大超商、星巴克都有「買1送1」
科技公司爆裁員!他月噴15萬養3孩崩潰:股票變壁紙
關稅重創台股 房價跟著跌? 專家曝「1問題」:不解決仍會漲
關鍵字: 新鮮人職場工作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