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生活 > 殯葬設施嚴重不足! 學者憂:未來恐「死無葬身之地」

殯葬設施嚴重不足! 學者憂:未來恐「死無葬身之地」

2025/03/13 13:20 CTWANT
殯葬設施嚴重不足! 學者憂:未來恐「死無葬身之地」

台灣少子化危機難解!根據國發會最新預測,2031年台灣的死亡人數將飆升至22萬人,而出生人數僅有11萬人,呈現相差2倍的「生不如死」,這不僅凸顯少子化問題的惡化,更讓殯葬設施的供需失衡問題浮上檯面。內政部研究報告指出,許多縣市的殯葬設施已無法應付當前需求,甚至未來15年內將面臨嚴重不足的困境,部分地區的居民恐將面臨「死無葬身之地」的窘境。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副教授楊國柱指出,台灣的殯葬系統正承受巨大壓力。以台北市為例,現有的殯儀館雖勉強足夠,但未來15年內將不敷使用;而新北市的情況更為嚴峻,不僅殯儀館空間不足,火化設施也將面臨短缺。與此同時,傳統喪禮講究吉時吉日的習俗,也讓殯儀館的工作人員負擔沉重,進一步加劇了設施與人力不足的問題。

★【理財達人秀】台積強營收 台股衝了? 主力買AI?營收季報贏家★

為解決殯葬資源短缺的困境,楊國柱提出多項建議。例如,政府可考慮鬆綁法規,允許部分私人會館合法化,以分擔殯葬設施的壓力;同時,將「生命園區」轉型為多功能用途,例如結合運動場等休閒設施,使其更貼近社區生活,降低居民對殯葬設施的反感。此外,推廣簡化喪禮流程也是可行的方向,既能減輕家屬負擔,也能提高殯葬設施的使用效率。

然而,中華民國葬儀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徐朝輝對此持保留態度。他認為,部分解決方案難以在短期內見效,例如政府提案新建殯葬設施時,往往會遭到當地居民強烈反對,甚至因政治人物顧慮選票而停擺。他建議,現階段較可行的做法是擴建現有設施,例如將火葬場改為立體多層建築,以提升空間利用率。

台灣「生不如死」的問題不僅是人口結構的挑戰,更是社會資源分配的難題,如何在尊重傳統習俗與解決現實困境之間取得平衡,將考驗政府與社會各界的智慧。

(封面示意圖/CTWANT提供)

 

【往下看更多】
川普喊話「市場將飆升」 美媒不挺:跌都怪別人
領千元吐500! 她找郵局求助反遭嗆:合理懷疑妳造假
學者示警:川普沒搞定「這2事」 每天恐跌1000點

 

【熱門排行榜】
台積電包場宴請黃仁勳!日期曝光 業者證實:因客滿換餐廳
才抓包員工想跳槽!蔡阿嘎宣布工作室徵才 超香薪資福利曝光
個股:必應(6625)4月營收年增逾九成,聯手橘子集團加速未來娛樂發展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五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