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生活 > 先生罹癌身故 同時符合國保、勞保!為何不能兩邊都領?

先生罹癌身故 同時符合國保、勞保!為何不能兩邊都領?

2018/10/02 01:19 東森財經新聞
先生罹癌身故 同時符合國保、勞保!為何不能兩邊都領?

▲(圖/翻攝pixabay)

 

國民年金保險、勞工保險的規範你搞懂了嗎?最近有民眾看到別人的案例中,一名太太領了先生身故的國保遺屬年金,之後還可領自己的勞保老年年金,不過案例換到自己身上時,勞保局卻告訴她,國保和勞保只能擇一請領,面對這樣的情況,應該怎麼做決定會比較有利呢?

 

根據《現代保險雜誌》報導,一名來自台北的李太太表示,之前看到一個案例中,陳太太領了先生身故的國保遺屬年金後,因為國勞保分屬不同體系,未來還可以再領自己的勞保老年年金,沒有重複請領的問題。李太太指出,自己的先生去年為了治療肝癌而離職,參加12年的勞保被退掉,轉而加入國保。直到今年7月先生癌世,她申請到國保的喪葬津貼與遺屬年金,接著想申請勞保給付時,勞保局卻說國保與勞保只能擇一請領。

 

對於李太太的狀況,中心顧問表示,一般保險只承保發生在保險效力開始後到停止前的事故,不過根據《勞保條例》第20條「被保險人在保險有效期間發生傷病事故,於保險效力停止後一年內,得請領同一傷病及其引起之疾病之傷病給付、失能給付、死亡給付或職業災害醫療給付。」所以只要傷病事故發生在加保期間,後續的住院、失能或死亡只要在退保後一年內發生,就能請領相關給付。

 

而李先生是在參加勞保期間確診肝癌,並在退保後約9個月(一年內)因肝癌過世,也就是說,李太太有權向勞保局申請先生的本人死亡給付,以及依住院日數計算,補償收入損失的傷病給付。

 

不過根據《勞保條例》第74條之2又規定,「被保險人發生失能或死亡保險事故,被保險人或其遺屬同時符合國民年金保險給付條件時,僅得擇一請領。」因為李太太已領取國保給付,所以如果提出勞保給付申請,就會被要求要退回之前已領取的國保給付。

 

由於勞保的投保薪資與給付內容都高於國保,所以依李太太的狀況,選擇勞保給付會比較有利,並且在事故發生後的5年內提出請求都有效。而李先生是勞保新制上路前就加入,所以死亡給付除了5個月喪葬津貼外,李太太也可選擇一次請領30個月遺屬津貼,或按月請領遺屬年金。

 

看更多

 

在台灣大部分民眾都有買保險的經驗,但卻不是所有人都有搞清楚詳細的規則。其中針對一些保險的定義,有許多人以為只單看事故的表面,就以為可以算數,導致在要申請理賠時,才發現保險公司拒絕理賠,因此當事人大多都會對保險公司感到不滿。而在申請理賠時的種種爭議,有什麼陷阱要注意的呢?

 

根據《聯合報》報導,第一金人壽總經理林元輝表示,意外險所定義的「意外」,並不是發生意料之外的事故就算,而是必須同時符合「非由疾病引起」、「突發事件」及「外力造成」等3大要件,而且保險理賠有「主力近因原則」。

 

舉例來說,如果當事人在開車時急性心肌梗塞發作導致自撞車禍,最後因強烈撞擊造成氣、血胸及顱內出血而不治。這個案例雖然看似車禍意外身亡,但當事人是因為急性心肌梗塞發作,才引發後續的車禍意外,所以最主要的事故原因是心肌梗塞疾病,不符合「非由疾病引起」的外來突發事件定義,恐無法獲得意外險的身故理賠金。

 

對於實支實付醫療險,金管會保險局已開放接受副本理賠多年,所以民眾可拿醫療收據申請理賠健保不給付的部分費用。因為就醫後的醫療收據正本只有一份,所以如果民眾已向A壽險公司買了第1張實支實付醫療險,日後要再向別的公司,買第2、3張實支實付醫療險時,公司在已知民眾已投保的其他實支實付保單的情況下,若接受民眾投保,就得接受民眾持醫療收據的副本來申請理賠。

 

不過民眾要搞清楚「副本」並非「影本」,林元輝表示,醫療收據正、副本唯一的差別就是,醫院會在副本會加蓋「與正本相符」的章,如果民眾拿收據影本充當副本申請理賠,即使大費周章去彩色列印也沒用,反而還令人起疑,所以若有醫療收據副本需求,一併向醫院申請即可。

 

針對住院醫療費用保險單,連續兩2次住院有「14天條款」,意思就是當事人2次住院時間若間隔不到14天,就會以同一次住院計算,理賠額度也會合併計算,主要是防堵有心人士刻意在短期內出院再住院,浪費醫療和保險資源。

 

林元輝舉例,當事人若投保實支實付醫療險、保額10萬元,第一次花了7萬元費用住院治療,並於出院後不到14天再度因同一疾病住院,花了5萬元。雖然總醫療費用是12萬,但因為他在14天內重複住院,所以最多只能賠10萬元。

 

關於住院的理賠,早年醫療險競爭激烈,民眾在急診室待滿6小時,或是以「日間留院」的方式,就可比照住院申請理賠,讓壽險公司賠到手軟。雖然這兩種情況自2014年5月起,壽險業者就可以不再提供保險金理賠,不過現在出現另一項爭議,是「癌症治療」要待多久才會賠?

 

因為癌症治療技術進步,現在許多癌友都不須住院治療,但若是在醫院做放射或標靶治療時,也會被醫院要求要留在病房一段時間觀察,短則幾個小時,長則可能會待半天。有壽險理賠主管表示,病患接受治療其實不能算是住院,但因為保單條款並無寫明「要住滿24小時才算住院」,所以大多業者因為怕引發爭議,若有保戶申請,多半還是會理賠。

 

還有另一個更大爭議是,如果民眾在住院期間預拿「未來」要使用的用藥,這樣保險公司也要賠嗎?理賠主管舉例,曾有一名肝癌病患透過標靶藥物治療,標靶用藥1顆3000元,當時他只住院10天,卻一次申請未來半年的用藥,但因為該病患買的額度夠,所以保險理賠金從10萬升至54萬元。

 

壽險公會指出,近年這類的理賠爭議層出不窮,許多壽險業者都認為,現在保險連未來的預支用藥都要理賠,很浪費保險資源,因為壽險業多半主張,醫療費用的理賠應限於住院期間所產生的費用。不過若這類的案例進入評議中心,多半結果都還是要賠。

 

 

【往下看更多】
台中勤美商場又傳墜樓 20歲女頭顱破裂不治
4大超商「周末省錢優惠」!咖啡買1送1、衛生紙買1送2
2025最新節能補助! 冷氣、冰箱「每台最高5千元」申請條件曝光

 

【熱門排行榜】
台股若續崩 房市將爆斷頭潮 估價師:留心1數據
台遊艇8成銷美緩衝90天無用! 4艘逾10億卡關
豁免效應周一台股起飛? 「電子類股」台積電持續反彈
關鍵字: 國保勞保癌症身故給付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