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生活 > 你累了嗎?醫揭10大過勞警訊 中3項就要當心

你累了嗎?醫揭10大過勞警訊 中3項就要當心

2019/06/03 16:36 東森財經新聞
你累了嗎?醫揭10大過勞警訊 中3項就要當心

面對日復一日的繁忙工作、家務瑣事、人際壓力,你常覺得「好累」、「很難打起精神」嗎?各國都有專家指出,疲勞對現代人來說,可能不再只是偶發的狀況,已進一步演變為一種慢性病。日本過勞死預防協會更具體提出「10大過勞危險訊號」,若符合3項以上,就可能已潛藏過勞死的危機!


10大過勞危險訊號如下:

  1. 過早出現啤酒肚。

  2. 掉髮、斑禿、早禿。

  3. 頻頻如廁。

  4. 性能力衰退。

  5. 記憶力減退。

  6. 心算能力變差。

  7. 做事經常後悔、易怒、煩躁。

  8. 常感到難以集中精神。

  9. 睡覺時間越來越短,或醒後仍感疲倦。

  10. 經常頭痛、耳鳴、目眩,就醫檢查後也查不出明確原因。

 

符合2項或以下者,屬於「黃燈警告期」,暫時不需過分擔心。具有3至5項者,為一次「紅燈預報期」,已潛藏過勞死徵兆,若有6項以上,被稱為過勞指數「達標」,為「兩次紅燈危險期」,過勞死的危機高出一般人。

 

除了日本對過勞現象提出警告,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也於1988年提出「慢性疲勞綜合症」一詞,並將其正式列為一種疾病。研究指出,若持續有原因不明的疲勞感,經由休息也無法緩解,且找不出其他可能造成疲勞感的病因時,就可能屬於慢性疲勞綜合症。這種病症可能導致多種系統功能下降,繼而引發呼吸、消化、免疫等系統性疾病,重則甚至可能引起猝死,不可輕忽。

 

▼慢性疲勞已演變為現代人常見的慢性病,不可輕忽。(示意圖/flickr)


假如發現自己出現上述狀況,該如何改善呢?陸媒《生命時報》特別採訪了幾位有食品科學營養、運動醫學及中醫專業的教授,傳授5個日常可進行的減壓方法,有助忙碌的現代人甩開壓力,改善慢性疲勞。
 
1.少吃甜食
由於糖分很容易被消化吸收,常吃蛋糕、餅乾、糖果等精緻甜食,會使胃部血流量增多,連帶使腦部血液減少,容易感到倦怠。想吃零食時,建議選擇無糖優格、堅果、甜度較低的水果(如芭樂)等糖分較少的食物。
 
 
2.保持環境整潔
忙碌的生活,往往容易讓人懶得整理環境,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發現,身處雜亂環境時,大腦會因無法集中精神而感到疲倦。養成物品隨手歸位、定期清理的習慣,保持周遭環境的整潔,才能避免因無形的精神壓力而產生疲勞感。
 
 
3.注意補充鐵質
鐵質是血液中的重要元素,缺鐵時,身體血液輸送氧氣等能力會降低,使人反應變得遲緩,情緒不穩而易怒。平日在飲食中需要注意是否有足夠的鐵質來源,多補充深綠色蔬菜、牛肉、豆腐、蛋等富含鐵質的食物。
 

4.睡前少接觸3C產品
許多人喜歡睡前滑手機或看平板追劇,藉此放鬆紓壓。但這樣反而會大腦無法真正放鬆。由於多數的3C產品都是藍光,會抑制大腦褪黑激素,會讓人難以入眠,影響生理時鐘,使身體無法真正休息。

 

▼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才能使大腦和身體真正放鬆,恢復體力和精神。(示意圖/flickr)

 

5.適量攝取澱粉
有些人為了瘦身,少吃甚至完全不吃澱粉,雖然短期內可瘦身,卻也會引發身體的倦怠感。澱粉是碳水化合物的重要來源,若攝取不足,身體為了獲取足夠的熱量,除了燃燒脂肪,也會開始消耗肌肉,最終導致新陳代謝變慢,使人容易感到疲累。在飲食中適量補充優質澱粉,讓體內有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才是讓身體保持活力的好方法。


(封面示意圖/flickr)

 

 

日本人的睡眠時間全世界最短,還有一項調查顯示,睡眠導致的生產力下滑,對日本經濟造成的損失達1兆台幣,等同於日本國民生產總值的2.92%。日本某些大企業為了改善此現象,開始鼓勵員工午睡。甚至推出讓員工配戴感測器睡覺,以認知自己的睡眠狀態是深眠還是淺眠,再尋求改善方法。為搶睡眠商機,在日本還出現一間專門幫企業打造睡眠計畫的公司,據估算找上門的幾乎都是員工超過1萬人的大企業。

 

據報導,日本衛生當局的一項健康調查顯示,每5個日本人就有1人睡眠不足,平均睡眠7.3小時,與巴黎等城市相差1.6小時。對日本經濟造成的損失達1兆台幣,等同於日本國民生產總值的2.92%。由於睡眠不夠會影響生產力,日本一些企業開始引進午睡時間,把改善睡眠作為勞動改革重點。

 

▼日本人的睡眠時間全世界最短,據調查顯示,睡眠導致的生產力下滑,對日本經濟造成的損失達1兆台幣。(圖/翻攝自Pixabay)

 

日本大學醫學部教授內山真在《現代商業》周刊指出,「工作時如果想睡,效率會比平時低約40%。因睡眠不足可能造成的交通事故等的意外損失和醫療費,是一個巨大的經濟損失。」基于這一些睡眠數據,日本一些企業近期在實施「勞動改革」時,重視員工的睡眠也成了一大主題。北里大學大學院教授田中克俊表示,「每年大約會有3.5兆日元,因為睡眠問題而損失掉。」 

 

日清食品控股公司從去年底開始就為自家400名員工每人配戴一條手錶式的感測器,24小時不離手,讓員工白天可以計算自己走了多少路,消耗多少卡路里,到了晚上則能記錄睡眠時間長短是深眠還是淺眠,因為這手錶式的裝置裡內建了一個加速感測器,以偵測人睡覺時的方向和動作,假如幾乎沒有翻身一覺到天亮就屬於熟睡,但如果反覆翻來翻去則能得知是淺眠,和手機APP連動後,睡眠狀況一目瞭然,因為這些顯示為深綠色的就是深層睡眠的時段。

 

某位員工表示,一直以來總是憑感覺睡覺,直到看到了手機紀錄才發現,自己一個晚上真正熟睡的比例只有2%,也讓他開始到公司的睡眠網站上找方法。從今年春天開始,他在床底下多墊一層被子,沒想到這小小的改變竟把他的熟睡比例大幅提升到10%。員工認為,「早上醒來的時候感覺變得比較好,一到公司也能立刻集中精神工作。」

 

▼日本員工認為,「早上醒來的時候感覺變得比較好,一到公司也能立刻集中精神工作。」(圖/翻攝自PAKUTASO)

 

隨著愈來愈多企業為員工尋求睡眠解套,有位民眾嗅到商機,決定自己開一間睡眠公司,而他做的就是幫企業量身打造睡眠計畫,沒想到上門洽詢的企業,從1年半前開始迅速增加,而且大部分都是員工超過1萬人,包括松下、全日空和三得利等知名大廠。提高工作效率,從解決勞工的睡眠問題開始,成了日本企業極力推動工作方式改革中的優先課題。

 

 

不少女性生育後仍會回到職場,成為必須兼顧工作和家庭的「職場媽媽」。近日一篇細訴職場媽媽心聲的文章被網友推爆,一週內被轉發上萬次,也讓人得以一窺職場媽媽的日常面臨的壓力與困境。


教育專家曾敏敏在陸媒《今日頭條》上提到,此文作者是美國的職業媽媽莎拉(Sarah Buckley),育有三個孩子的她是一家醫療器材公司的經理,外人眼中她成功兼顧了家庭和事業,但事實上,她經常面臨各種崩潰的時刻。

 

有一次她忍不住在社群媒體發表一篇長文,細數職場媽媽的生活實況與感到沮喪的時刻。例如「生完孩子6至8週就要回歸職場,沒時間和寶寶建立關係」、「必須趕快運動減肥,因為大家都期望你能恢復懷孕前的身材」、「照顧孩子也要做家務,保持家中整潔」、「若選擇餵母乳,必須在上班時間找2到3次空檔擠奶,一樣要設法完成當日工作」、「確保孩子的健康外,也要負責教育他們的生活禮儀」、「再忙也不能顯得不修邊幅,否則有人會怪你沒給孩子做好榜樣」、「所有的空閒時間都排滿孩子的事,從此不再有自己的假期」......最後她說:「我不知道其他的職場媽媽過得如何,反正我是對這樣的生活感到疲倦了。」

 

▼美國一位工作家庭兩頭燒的職場媽媽在社群網站上po文訴心聲,引起網友熱議。(圖/翻攝自今日頭條)

這篇原本只是抒發個人情緒文章,PO出後引發熱烈回響,一週內被轉發3萬次,還有6千多則留言,許多媽媽都表示感同身受。也有網友認為,這種生活太可怕,看了都不敢生孩子了。

 

曾敏敏認為,如同這篇文章中描述的,當職場媽媽需要同時承擔職場達人和稱職母親的責任時,社會並沒有提供夠多的協助,甚至對職場媽媽並不友好。一項發表《家庭與經濟問題》(Family and Economic Issues)期刊上的研究指出,在育兒方面,職場媽媽往往比爸爸經歷更多不公平的對待。例如當孩子有任何需要時,媽媽總被理所當然的認為是照顧者。即使現代男性對育兒的付出比上一代多,仍不能稱得上平等。

 

▼莎拉和丈夫育有三個孩子,雖然丈夫也會幫忙照顧孩子,但她發現,丈夫帶孩子時會受到旁人的稱讚,她帶孩子卻被視為理所當然。(圖/翻攝自今日頭條)

 

職場媽媽並不是超人,她們也會有精疲力竭的時候,要減輕職場媽媽的壓力,除了另一半主動分擔更多責任外,社會上也應該透過法律和企業制度改革,提供更友善的環境,讓更多人願意成為母親。

 

【往下看更多】
打炒房又遇股災 39萬雙貸族慘了?專家嘆:恐賣房度難關
最正人妻「半夜買蘋果」!見大漲心急 下單手滑悲劇了
好市多也沒扛住!「11商品」恐因關稅被迫漲價

 

【熱門排行榜】
台股暴跌1068點 三大法人賣超459億 網驚:融資斷頭爆炸了?
川普警告台積電! 沒在美建廠就繳100%的稅
川普神逆轉「標普回升4.3兆」 華爾街全炸鍋:我的天啊!
關鍵字: 疲勞過勞健康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