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理財 > 高中中輟生變「最強散戶」!他用一招把50萬滾出億元身價

高中中輟生變「最強散戶」!他用一招把50萬滾出億元身價

2018/08/23 15:23 東森財經新聞
高中中輟生變「最強散戶」!他用一招把50萬滾出億元身價

▲身為台股中實戶的林適中,憑靠自己的一套心法,以50萬元本金滾出億元資產。(圖/取自鏡週刊

沒有高學歷也能在茫茫股海中闖出一片天!只有國中文憑,高中、大學都中輟的股市中實戶林適中,靠著從新聞訊息判讀產業趨勢,加上紮實的基本功,練就一身挑選翻倍成長股的功力。而這30年來,他不僅以50萬元本金滾出億元資產,更曾當過上市櫃的公司董事。

 

據《鏡週刊》報導,股市中實戶林適中憑藉著長期養成的趨勢判斷能力,以及一套評預估股價和計算獲利的嚴謹方法,從2000檔台股中,挑選出最具爆發力、報酬可望翻倍的績優成長股,並且經多方確認後,重押買定,賺取大波段行情。此外,林適中也指出:「看書報雜誌,從新聞中抓住蛛絲馬跡。雖然每個時期的趨勢產業不同,但只要投注在風口上的產業,資本變大的速度一定遠比其他成熟產業快。」

 

▲林適中的書房有一整面電視牆,以便他隨時能掌握股價行情。(圖/取自鏡週刊

 

2005年時,林適中發現大陸可望成為「世界工廠」的趨勢成形,因此認為貨運承攬龍頭「中菲行」受惠最大,卻一直被市場忽略,於是他以均價約15元持續買進1萬張股票。不過,由於2008年金融海嘯前本益比過高,林適中便決定出脫持股,期間股價最高漲到逾57元,僅2年多時間即獲利近2倍。

 

而林適中之所以能夠這般篤定重押,全然是因為他有一套評估股價和計算獲利的方法。在確立產業趨勢後,林適中關注的是占到穩當份額、成長性高的公司,並強調:「因為第一名的優勢就是第一名。」此外,他還會挑出近3年內可望翻一倍的成長股,而觀察重點則包括:「公司營收年複合成長率達15%以上」、「毛利率有機會大幅提升至30%以上」、「EPS(每股稅後純益)年成長率可達10%至15%」等,而後再從中找出本益比仍低的公司。

 

▲林適中書房裡還有一台滑步機,每日腦力激盪之餘,也不忘運動健身。(圖/取自鏡週刊

 

此外,林適中也直言:「在2000檔台股中,我真正能算得出未來獲利與成長性的可能不超過10檔,但看這10檔就夠了。」並以「中菲行」為例,2005年EPS約為2.2元,而他預估大陸收成股的「中菲行」未來3至5年營收複合成長率可達15%、EPS將提升到近3元,以此回推,當時股價15元的中菲行,本益比僅5倍。而後,隨著獲利成長,「中菲行」的本益比不僅拉升到15倍,股價更是漲到超乎預估的50多元。

 

而歷經至少三次重大股災的林適中,即便目前手上股票淨值下跌3、4成也老神在在,並表示:「只要算清楚未來價值,就不用害怕。不做融資所以耐得住。留在市場,股災過後,有競爭力的公司仍會創新高。」不過,即使如今身價達上億元,林適中仍然紀律作息,每天一定閱讀大量資訊,並自信地說:「我只做十拿九穩的投資。」做足功課,下好離手,等待大行情收割,就是他歷經30年股海浮沉,仍立於不敗的武器。

 

 

看更多

 

 

曾經任職中研院的物理博士劉少勳,因每天被研究進度追著跑,造成身體狀況百出,毅然決定踩煞車,並以科學家精神寫投資程式、做大數據分析,藉此找出有潛力的價值股,透過投資追求財富自由。原本是投資門外漢的他,也在苦讀經典財經書籍後,近5年來以年均報酬率超過15%的平穩成績,持續打敗大盤。

 

據《鏡週刊》報導,年僅37歲、擁有中興大學物理博士高學歷的劉少勳,7年前進入中研院擔任博士後研究員,雖然月薪6萬多元,但負責量子電腦實驗計畫的他,每天都被進度追著跑,導致身體狀況百出,他苦笑地回憶:「除了春假,幾乎全年無休,最慘的時期一天只能睡3小時,好不容易放假,卻又重感冒。不但免疫系統失調,也出現胃食道逆流的狀況。」

 

面對昏天暗地的爆肝日子,因而讓劉少勳萌生另謀出路的念頭:「這不是我要的生活,我不想失去對研究的熱誠。」因此他把當年跪著、蹲著做實驗,一做就是一整天的研究熱誠和科學家精神,轉移到寫程式做投資,讓人生從此拐了個彎,從物理博士轉身一變成投資達人。

 

▲原先只是投資門外漢的劉少勳,為了扭轉人生,每週至少讀1至2本財經書籍。(圖/取自鏡週刊

 

原先只是投資門外漢的劉少勳,為了扭轉自我人生,努力閱讀財經書籍,「每週至少讀1、2本。」並強迫自己每月存下近4萬元。1年後,他以1年的儲蓄,加上銀行小額信貸,湊了近200萬元開始投資。當時他敲著計算機:只要累積到600萬元資本,每年10%的合理報酬率,經過十年複利,就可以累積千萬資產,邁向財富自由。

 

起初,劉少勳靠著技術面選股和操作,短進短出,雖然半年就獲利10%,但他卻開始疑惑:「大盤在同期表現也是上漲的,所以是我選股選得好?或是隨便選也會漲?」因此,劉少勳不改他的科學研究精神,透過編寫程式,抓大量的財報數據來分析,找出基本面良好的公司,再由價值公式精算評估後,確定是股價委屈的低估標的,就會被選進價值型的持有名單,並表示:「當好公司被忽略時,就是大膽進場投資的時候。」

 

▲由劉少勳建立的選股程式,著重在「毛利率」、「營益率」與「淨利率」3項大數據。(圖/取自鏡週刊

 

這套由劉少勳親自建立的價值選股程式,蒐集的大數據包含「3率」:「毛利率」、「營益率」與「淨利率」,他也指出:「若是這3率和去年同期及上月同期相比,只要其中兩項同時呈現增長,就是值得注意的股票。」其中,他會特別注意營益率的成長率是否上升,因為該指標同時代表的是,公司本業的經營狀況是否良好。

 

此外,本益比低於10倍、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單季不低於3%、全年勿低於12%,也都是納入選股的條件,他也表示:「若還有一些細部數據,包含負債比、現金流量與董監持股等,就都交給電腦處理。」

 

除了看準價值型的好公司,劉少勳判斷買進的依據則是,當營收或稅後淨利創新高,且股價之前都呈現長期低波動之時。相反的,若等到本益比達15倍、股價淨值比接近3倍、ROE小於12%,或者殖利率從買進時的6%降至3%或4%等訊號出現,劉少勳就會考慮賣出。

 

▲劉少勳編寫程式,抓出大量的財報數據來分析,並找出基本面良好的公司,在這些好公司被低估時大膽買進。(圖/取自鏡週刊

 

即使平日忙於研究股票,劉少勳仍然不忘抽時間和年輕人分享心得,鼓勵他們勇於尋找財富自由的道路,「因為時間與受傷容易復原都是年輕人的優勢。」來自小康家庭、念書時打過各式各樣臨時工的劉少勳,利用小錢開始投資,不但累積了千萬財富,也建構出一套長期適用的投資方法。

 

過去從爆肝的研究工作,到今天靠投資就能過著相對的愜意生活,劉少勳也表示:「追求財富自由,並非鼓吹不要工作;相反的,有了穩健的財務當後盾,可以更無後顧之憂,專注在有興趣的事業上。」曾經領過國家計劃到美國IBM做量子電腦研究一年、一心想當教授的劉少勳,也透露等到財富自由後,終有一天仍然想再一圓研究生涯夢。

 

【往下看更多】
台幣換日圓甜甜價超嗨? 網憂「苦日子」來了:很多人將失業
亞幣強升有玄機! 南韓央行總裁認了:美政府施壓
台幣驚見2字頭該「砍美股換台幣」? 專家:恐錯失更大機會

 

【熱門排行榜】
小磨坊黑胡椒原粒農藥超標! 2萬公斤遭攔截
南美7.4強震誘發「全球震動模式」 郭鎧紋曝:規模5地震恐增
亞幣強升有玄機! 南韓央行總裁認了:美政府施壓
關鍵字: 中輟生最強散戶身價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五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