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理財 > 存錢出國很困難?3撇步教你無痛年存20萬

存錢出國很困難?3撇步教你無痛年存20萬

2019/03/15 15:38 東森財經新聞
存錢出國很困難?3撇步教你無痛年存20萬

▲想靠無痛存錢法年存20萬元,可參考文中3種方式。(示意圖/取自pixabay)

近幾年來網路上興起一波「無痛存錢法」的熱潮,而主要核心概念在於,不會讓小資族覺得為了存錢,就是要一次拿出很大的金額,讓存錢跟痛苦畫上等號。此外,透過以下3種存錢方法,除了可靠著小額的累積積沙成塔,無形中也能存到一趟去香港、日本旅遊的機票錢,並且一年存的錢有望能超過20萬元。

 

第一項存錢方法為「了解自己的用錢模式」,首先留不住錢的人,必須先明白自己日常的金錢運用,而這個部分,則可從生活的具體開銷金額中找到方向,因此,「記帳本」就扮演著重要角色。雖然對某些人來說,要持續記帳或許有些困難,但請努力持續一個月看看,並且不用把記帳這件事想得太難,只要保存好發票,將金額填入也是個省時便利的好方式。

 

▲想了解自己的用錢模式,「記帳本」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示意圖/取自pixabay)

 

第二項存錢方法則是「訂立目標和計劃」,請小資族事先設定一個具體目標,並且要決定執行時間和目標金額。至於設定時間時,切勿把設定達成目標的時間設定太長,建議以3個月為基準。另一方面,存錢的金額也不要一下子就設立高門檻,一開始的3個月可以先設3千元,接著的3個月再設為6千元,而接下去的3個月再提高為9千元,一步一步拉高目標。

 

最後一項方法則是「區分消費、浪費、投資思考模式」,大家可先試著以這3種分類方式,統計出一個月的「消費」、「浪費」、「投資」項目。並且,一開始你可能會驚訝於,花在「浪費」的項目居然這麼多,因此,後續就需用點心將「浪費」漸漸轉成「投資」!

 

▲小資族可統計出一個月的「消費」、「浪費」、「投資」項目,再慢慢將「浪費」漸漸轉成「投資」。(示意圖/取自pixabay)

 

而等到養成這3大存錢法的習慣後,你可能會好奇這樣究竟能存下多少錢?舉例來說,以年收入60萬元、加年終獎金2個月的上班族為例,每月儲蓄金額定為月薪的2成,大約月存1萬元,而獎金則至少要存下8成,並按照這個基準,其實每年是可以存下20萬元。

 

看更多

現在有許多人平常辛苦上班,也沒有花大錢購物,但卻時常感到存不了錢,甚至每到月底都會變成月光族。其實沒花大錢並不代表沒有浪費,因為有可能是買了太多不必要的東西,日積月累造成的多餘支出,根據三立新聞盤點的7項日常花費,可能在無形之中就讓你把錢花光!

 

戒掉這7大消費習慣 小資族月存一半薪資不是夢

▲(示意圖/翻攝pixabay)

 

一、新款化妝品

近幾年美妝部落客越來越多,不少品牌也都會找網紅幫忙業配商品,而許多女生看到這些分享貼文後,一個不小心就手滑買了許多新款化妝品,事後才發現自己買了許多色號差不多的商品,或是不符合自己風格的顏色,簡直就是浪費錢。

 

▲(示意圖/翻攝pixabay)


二、快時尚服飾

快時尚服飾品牌每季都會推出大量的最新款式,雖然其價格親民,不過相對來說,有許多商品材質都不太好,且流行款式容易過氣,這會使人重複花錢購買,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三、家居裝飾

雖然將住所布置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感覺很棒,不過可要注意別買太多同屬性的裝潢小物,否則佔空間又捨不得丟,就會變成多餘的開銷。

 

四、飲料

現代人講求健康從飲食下手,不過有不少人平時控制三餐營養均衡,卻戒不掉每天喝手搖飲的習慣,要是能減少喝飲料的次數,改成用白開水補充水分,不但可以讓身體更健康,還能省下不少錢。

 

▲(示意圖/翻攝pixabay)

 

五、清潔用品

如果每次舊有的洗髮乳或洗面乳還沒用完,就忍不住想嘗試新款產品,這樣會讓浴室裡堆積多款沒用完的清潔用品,其實調整習慣,好好用完一款產品再購買新的,既能省錢也能做環保。

 

六、調酒

餐廳或酒吧的調酒通常一杯至少2百多起跳,高級一點甚至400元以上都有,偶爾小酌還可以,不過如果時常在外面喝酒,喝醉了還繼續追酒,開銷可是非常驚人的。

 

▲(示意圖/翻攝pixabay)

 

七、計程車、Uber

許多人平常出門時間沒抓好,或是睡過頭來不及搭大眾運輸工具,甚至是因為「發懶」不想走路,就會選擇搭乘計程車、Uber,然而要是每天來回搭,整天的薪資就花掉一大半了,所以若非不得已,還是搭乘公車、捷運,省下的交通費還能存到不少錢。

 

看更多

 

 

根據勞動部今年6月底統計,台北市投保勞保人口約237.25萬人;但根據台北市統計,戶籍在台北市的勞動力人口僅約132.9萬人,顯示有近105萬人是從外地漂到台北市工作。

 

▲據台北市統計,有將近105萬人是從外地漂到台北市工作。(示意圖/取自pixabay)

 

同屬「北漂族」的磊山保經帝國分行業務經理吳欣蓮分析,北漂族可分為兩大族群,一是落地生根族,另一是希望衣錦還鄉族,兩者財務規劃目標「同中有異」,落地生根族的人生目標會多出一個在台北購屋的需求,但相同的是,無論要不要買房、買車、結婚、生小孩,都無法避開退休這件事。

 

她指出,一般人設定理財目標時通常隨著時間推移設定,例如工作一段時間後想買車、買車後考慮買房或結婚,結婚生子後需要子女教育費用,往往50歲時才想到60歲退休的事,然而那時手邊沒太多錢,時間又離退休年紀不遠,那就會很辛苦。

 

「圓夢基金該同步準備,也就是理財並進法」,吳欣蓮說,不要存到買車基金後,再存買屋或退休基金。舉例來說,過去有不少調查指出,台灣人覺得退休必須準備新台幣1200萬元才夠,若50歲開始準備至60歲,一個月必須拿出10萬元,難度太高,若提早至25歲開始,則每月可降至2.8萬元左右。

 

▲吳欣蓮表示,對年輕上班族而言,一個月拿出2.8萬元當退休金很難。(示意圖/取自pixabay)

 

但她也不諱言,對年輕上班族而言,一個月拿出2.8萬元當退休金很難,但透過儲蓄險、利變壽險等保險商品可降低負擔。若能找到宣告利率2.7%的利變壽險,每月準備金額可降至1.3萬元。

 

吳欣蓮強調,聰明的理財並進法,應將健康、壽險保障、退休規劃列入優先項目。換言之,每個月可支配資金第一順位是買健康保障,再來是壽險、退休準備,再談買車、買房等夢想。

 

其中,健康保障必備實支實付醫療險、重大疾病險;而規劃壽險保障額度時,必須納入房貸餘額、家人10年生活費用、子女教育基金等項目才夠完備。

 

吳欣蓮提醒,未來想衣錦還鄉的北漂族,應該提高退休準備的資金比重,例如兩個相同收入的人,若想在台北買屋的A提撥1.3萬元,沒買屋計畫的B則應該提高,例如達1.7萬元,因返鄉購屋預算通常會低於台北市,可趁在台北打拚時多存些退休老本。

 

【往下看更多】
打炒房又遇股災 39萬雙貸族慘了?專家嘆:恐賣房度難關
川普揮刀 「存股大賺變賠錢」該停損?專家提4問:1情況得避免
國安護盤會買什麼? 上回15檔參考名單一次看

 

【熱門排行榜】
收男友1314520聘金!陸女回贈13萬禮金 回家一看傻眼報警
美債突暴跌有大事發生? 華爾街揭「罕見一幕背後」:不再是避風港
傳川普擬讓出口商退稅 抵銷對美企衝擊
關鍵字: 財經精選無痛存錢法儲蓄撇步出國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