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正能量 > 爸媽都患精神疾病!在社會偏見中成長的他道盡30年辛酸

爸媽都患精神疾病!在社會偏見中成長的他道盡30年辛酸

2019/08/29 16:13 東森財經新聞
爸媽都患精神疾病!在社會偏見中成長的他道盡30年辛酸

文\黃大米

 

「雙方一見鍾情生下愛的結晶廝守一生沒有變節。」多美的故事,但如果男女主角都是精神病患,一見鍾情的地點在療養院,浪漫的感受歸零,不可思議滿點。

 

他是文國士,我的受訪者,那個愛的結晶,父母都患思覺失調症,媽媽激烈發作時會狂打奶奶,媽媽寧靜式發作時,會訴說著他的生世之謎:「你的親生父親,其實是黃義交!」,訪問到這時,我居然想問文國士真的嗎?你的爸爸是黃義交嗎?可見我這種所謂的正常人,也沒多正常。

 

「我小時候很怕走去菜市場,菜市場是我的墳場。」因為媽媽常去菜市場欠錢、鬧事,在文國士的童年記憶,菜市場裡不是一把蔥菜多少錢的叫賣聲,而是直指身世的羞恥感,「他是那個瘋子的小孩。」放低音量,卻又足夠傳進耳朵裡的竊竊私語,每一字都燒燙,羞恥感燒紅臉頰也高溫印進心裡,他在自傳書「走過愛的蠻荒」中寫道,「從菜市場頭走到尾,一路上像一隻過街老鼠被人指指點點,一張張面目可畏的臉孔,在我四周交頭接耳:「你看!他就是那個阿達阿達的小孩。」

 

「你為什麼想出這本書?」我好奇他的人生故事,殘酷的是,他從小到大都在被獵奇,我僅能貢獻的善意是,幫助他被看見、被更多人理解。

 

「我的爸媽都是精障,社會對精障有限的理解,加重了我們的壓力,爸媽從來都不是我們能選擇的,就像有些孩子是爸媽吸毒,他卻因此活在社會歧視的目光下,我想透過我的書,讓這些人活著多一點自在。」文國士被貼標籤一輩子,如果社會可以對精障的人多一點了解,他們就能少受苦一點,「感同身受」往往不如身受才能同感。

 

八歲時,爸媽住進專門收容精神病友榮總花蓮玉里分院,他從小常常要陪奶奶去醫院裡看爸媽,他由奶奶撫養長大,關於家庭的樣貌,幸福的時光被驚恐的片段吃光光,在腦海殘存的並不多。

 

爸爸因妄想常喊叫:「怎麼辦?有人要殺我!」我們眼中的不尋常是他從小的日常

 

「你怎樣感覺到,爸爸跟別人不太一樣?」小孩是很敏感的,也許當時什麼都不懂,那詭譎的氣氛卻可以強烈感覺,等長大懂事後,逐一抽絲出一個輪廓。

 

「我奶奶希望在我心中,打造好父親、好母親的印象,所以每當我爸媽快發病時,奶奶就送我到鄰居家,請他們照顧我,我在窗邊,看到爸媽被綑綁上救護車。」文國士的書「走過愛的蠻荒」寫實描寫當時景象,「有好幾次,深夜的警車和救護車鳴笛聲把我驚醒了,在夜裡閃爍的景燈下,爸爸或媽媽被五花大綁地架上了救護車,我站在鄰居家門口,望著車尾燈,目送他們離開。」電療、綑綁、隔離、縱火這些名詞在大人嘴中,是什麼意思?大人給的答案是:「小孩子不要問那麼多」,所有善意的不談,累積成羞恥感,壓的文國士抬不起頭

 

「不談會變成壓力,有次班上的女同學威脅我,你再幫那個XXX講話,我就跟全校說你爸媽是瘋子。」這句話讓文國士理智線斷裂,他大聲嘶吼:「你講啊!你去跟全校講啊!你講啊你!你去現在就去跟全校講我爸媽是瘋子啊。」這事情的結果,是訓導處的常客文國士被逼寫下悔過書,委屈的感覺塞滿記憶,在身體裡迴盪,無人理解,也無處可去。

 

爸媽曾經很優秀  精神疾病人人都可能有

 

爸媽不是在家裡就是在醫院,如果爸媽是醫生,這一切合理又榮耀,如果爸媽是精神病患,這一切是無止盡的災難。在一般的常識裡,都覺得思覺失調症跟遺傳有關,但文國士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都沒有病症,文國士的爸爸念南一中,李安是同學,爸爸常考全校第一名,成功的階梯,他拾階而上,等待推門的光亮與榮耀,沒想到去當兵後,人都變樣了,開始出現被迫害的幻覺,一病四十年,吃進許多藥品、遭受過一堆電擊之類的治療後,他依舊能流利地說著英文,回憶高中時期的光彩,他是一個在功成名就的輸送帶上,不小心掉落的產品,染了塵沾了灰,躺在地上,過時滯銷,被丟棄在精神病院、

 

文國士的媽媽很愛唱歌,是兄弟姊妹心中最照顧人的大姊,奶奶說媽媽曾經在高中時被性侵,到底經歷過那些人間煉獄,讓她發病,迄今成謎。

 

文國士常常跟精神病患家屬聊天,病友的姐姐說,「我妹妹本來是名校的儀隊,前途一片大好,誰曉得聯考完後整個人就變了。」

 

太多人生的重擊,都可以讓人搖搖欲墜,今天正常的你,敢保證自己明天不會被生活跟壓力弄到發病嗎?文國士想要他的故事,喚起社會更多同理心,喚起人心底的勇敢。

 

文國士之前曾經擔任偏鄉教師,現在在「陳綢兒少家園」擔任生活輔導老師。(圖/文國士提供)

 

以愛換愛  用溫柔承接每個孩子

 

文國士的學歷非常「正常」,台北大學犯罪研究所碩士、輔大英文系畢業,成長的歷程中也走歪過,能好好長大得感謝兩位老師,高中的班導鍾新南老師陪他去玉里的療養院看爸媽,理解到文國士放蕩不羈外表下的憂愁,用關心與信任,在文國士高燒不退的夜晚用愛陪伴,在文國士失戀挫敗到想殺人時,在電話那頭陪伴他冷靜,讓情緒紓緩。

 

文國士第二個貴人,是念輔大時的謝錦桂毓老師,從小父母兩人都缺席文國士的人生,但社會的壓力、道德的價值,讓他必須愛父母、孝順父母,當自己身負重傷還要愛人,這多難啊!是謝錦桂毓老師讓他明白,自己的感覺比社會的期待更重要,恨得坦蕩蕩,恨得如釋重負,才是愛的開始。

 

文國士之前曾經擔任偏鄉教師,現在在「陳綢兒少家園」擔任生活輔導老師,來這邊的孩子,他們多半是曾經長期被嚴重虐待或忽視的孩子。 他想以愛換愛,給這些匱乏的、隔代教養的、經濟弱勢,極可能走偏的孩子,一些力量,他認為「教育最美的風景,不是望子成龍的期待得以兌現,而是陪伴一個生命的蛻變。」

 

他從小被粗暴對待,卻想用「溫柔」的身教,要讓孩子學會愛,文國士說:「像我這樣環境長大的孩子,其實最容易的方式就是用暴力跟聲音去控場,當孩子在謾罵、嘶吼時,我用最溫柔的身教去軟化他,可能要第十幾次溫柔以待時,孩子們就學會退一點。」文國士喜歡粉紅色,收藏粉紅色的東西,透過粉紅色去提醒自己要當個溫柔的人,放下性別、階級的框架。

 

文國士超越自己的出身,活出自己的名字,新書「走過愛的蠻荒」記錄自己的在「避瘋港」家的童年,採訪最後我問他,你可以用你的出身,讓弱勢孩子快速認同你跟他們一國,一般人要怎樣做,才能幫助弱勢的孩子呢?
 
 
文國士想了一會說:「面對弱勢的孩子你要給他舞台跟自信,帶他看見,他沒有看見的自己,讓他覺得『我愛你,只因為你是你。』
 
 

全文獲黃大米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封面圖/攝影:賴小路,寶瓶文化提供

 

 

 

 

【往下看更多】
隨口問:庫存剩多少?美女媽豪買1500雙鞋送貧童
竹縣警局地他捐的!9旬翁無償捐地卻捨不得點油燈
擁350座房不收租!9旬翁奉獻40年全為牠們

 

【熱門排行榜】
美債ETF成地雷?「不認賠」苦主爆增 網勸:快換回台幣
台股收復3千點失土! 謝金河喊「加關稅像堆積木」:一定玩不下去
巴菲特不買台積電? 陸行之不解:季配沒10元對不起股東
關鍵字: 精神疾病社會偏見文國士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五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