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台股 > 他在家炒股年賺30% 靠3招追上法人腳步!

他在家炒股年賺30% 靠3招追上法人腳步!

2022/04/01 15:32 東森財經新聞
他在家炒股年賺30% 靠3招追上法人腳步!

法人是資訊戰,散戶是持久戰

要找到正確的投資方式,向法人機構學習會是一個捷徑。因為法人機構的資金規模龐大,擁有更多資源,像是看不完的研究報告、能接觸更多公司;也有更多專業人才,像是產業專家當分析師、股市老手當基金經理人(簡稱經理人),當散戶還在摸著石頭過河,法人機構已經在高速公路上奔馳。

★【理財達人秀】川普神逆轉 飆漲停! 台股回神衝2萬 怎搶反彈?

 

法人投資,像可以瞇牌的牌局
     
法人機構的投資決策是由一群實事求是的「偵探」共同決定,分析師「調查」公司,經理人再從「證據」中推理得出投資結論。當然,法人機構也免不了偶爾會有滑鐵盧,但投資不是買菜,買進以後還必須持續留意個股訊息,才能對出場時機做最佳判斷,這稱為「投資後管理」,也是法人機構非常重視的觀念。

法人機構的訓練像是少林寺,非常規律,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找出投資能賺錢的股票。法人一天的工作從晨會開始,所有成員都會參與討論投資決策,9點開盤後,經理人即開始盯盤並執行交易,盤中若有劇烈變化,就會找分析師討論,或是諮詢外部專家,像是外資、投顧分析師等。下午收盤後,大家會按照行程拜訪公司或產業專家,在結束後寫成報告或調整財務模型,再於隔天報告;若當日沒行程,就會整理資料,尋找其他潛力股。

法人機構拜訪公司的行程,短則半天,長則兩、三週。拜訪的形式很多,我在法人機構工作時,喜歡一對一的拜訪,除了能更深入了解公司,也避免被其他同業發現我自己找到的潛力股,因為投資就是跟時間賽跑。其他形式還有團體拜訪,例如券商會一次安排許多公司讓法人客戶拜訪,直接做田野調查;或是辦投資論壇,邀請多家上市公司與法人進行交流。

拜訪公司最有趣的地方,在於能從談話的字裡行間,感受管理階層的態度和企圖心,若是能聊到關於競爭對手或供應商的看法,那更是挖到寶。當一家公司評論到產業鏈上的其他夥伴時,往往真實性更高,因為公司之間的互動會比投資人更直接,而且他們是同個產業裡的人,不會被表面的包裝所矇騙。

舉個有趣的經驗,有次我到美國矽谷出差,在拜訪蘋果(Apple)、Nvidia、賽靈思(Xilinx,晶片製造商)3間公司時,我都問對方:「請問貴公司認為,供應鏈中哪家公司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並且會有長期合作的意願?」這3家公司異口同聲的說台積電,幾天後我在拜訪英特爾(Intel)時,他們也表示台積電是未來很強勁的競爭對手。

這4家公司給的答案,等於幫台積電的未來競爭力背書,這是我過去出差很少遇到的情形。回國後我在報告時補充這個觀察,也引起許多經理人的興趣和投資信心。後來台積電(2330)股價在3年間從200多元漲到600多元,某個程度上也間接證明,產業鏈上的公司看法是對的。

雖然散戶很難拜訪公司管理階層,但若能多參與公司的法人說明會(簡稱法說會),也能得到類似效果,管理階層回答問題的口吻,其實都是投資判斷的重要「口供」。
     

散戶靠這3件事,與法人公平競爭
     
散戶與法人機構最大的不同,就是投資時需要身兼雙職,要當分析師找股票,也要當經理人做交易,因此下決定時容易不客觀,研究也會鞭長莫及。在作為散戶時,我會盡量做到3件事,以減少與法人機構之間的差距:

1.重視公司資訊透明:個股公司的資訊越透明,賭桌上就越公平,一旦法人機構知道賭桌上的大部分底牌,散戶就沒有贏的機會。資訊最透明的台股莫屬台積電(2330),不只每季都有法說會,而且除了財報以外,也會公布財務預測與產業看法。再者,半導體產業相對廣泛,我們能從上下游或競爭對手的新聞訊息中,推測營運狀況。除了台積電以外,只要公司市值夠大、產業鏈夠完整,通常資訊就會越透明,可以縮小散戶的劣勢。

2.著重業務單純的公司:散戶不像法人機構,每個產業都有專家駐守,太複雜的產業或標的,對散戶來說機會成本很高,因為複雜度高,代表要花更多時間才能理解透徹,不容易短時間就挑到好股票,因此我會盡量選擇容易理解的好公司或產業。

3.看長不看短:法人機構的資源多,比散戶更能夠掌握短期變數,相對而言,散戶沒有那麼豐富的即時訊息,炒短線的勝率通常不會太高,因此我會盡量長期投資,因為當投資時間拉長後,短線訊息就不重要,產業趨勢才是重點。

 

---

●以上言論不代表東森新聞立場。
●投資理財有賺有賠,投資人決策時應審慎衡量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本文摘自/隱市致富地圖》/股市隱者/大是文化

---

●作者簡介

股市隱者,「股市隱者」臉書粉專版主,曾任職國內前三大法人機構的海外基金部門,是部門中最年輕的基金經理人,管理高達2億美元部位,操盤期間績效為部門第一,年化報酬率超過30%! 離職後成為全職投資人,目前個人年化報酬率30%以上。

 

(封面示意圖/unsplash)

 

【往下看更多】
覺得最好賺卻賠最慘?股價表裡不一 市場共識是關鍵
基本面選股恐陷入「攤平無底洞」 老手曝選獲利硬道理
電信、金融不適合存股?他曝「領股息不是賺」:庫藏股才關鍵

 

【熱門排行榜】
國安護盤會買什麼? 上回15檔參考名單一次看
美好市多驚傳大漲價!台灣「恐受影響」 業者回應了
川普警告台積電! 沒在美建廠就繳100%的稅
關鍵字: 散戶法人分析師經理人資訊不對稱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