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跌破8字頭 股東一周增5萬! 專家:散戶接刀未必會輸
(2025/04/21 09:22)股災跌到心臟病發? 醫曝5建議:生活比股票重要

台股受川普關稅戰重擊,周一(7日)從21302點狂洩逾2000點至19167點,直接跌停;今(8日)開盤又續跌近千點,讓不少人投資人崩潰。對此,台灣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財務壓力會直接影響生理狀態,包括增加心臟病風險、誘發憂鬱症,甚至促使投資者在情緒崩潰時做出衝動決策。為此他也提供5點建議,同時提醒「你的心理健康,比任何股票代碼都值得長期持有!」
黃軒醫師今在臉書發文探討了股市暴跌對投資者心理健康的影響,並提供了科學實證的應對建議。他指出,當股票單日下跌1%時,精神疾病住院率會增加0.36%,而台灣研究也顯示加權股價指數每下降1000點,因精神疾病入院的人數就增加4.71%。這些數據說明財務壓力會直接影響生理狀態,並非單純的心理問題。
★【理財達人秀】台股上月線 開人道走廊? 設備還公道?軋空股有戲!★
黃軒醫師解釋,這種現象與「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的心理機制有關。人類對損失的感受特別強烈,失去100元的痛苦遠超過獲得100元的快樂。當股市下跌時,投資者的大腦會觸發恐慌反應,情緒從緊張升級為極度焦慮。《Journal of Behavioral Finance》的研究也證實,市場波動會放大投資者的恐懼感。
長期處於這種壓力下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包括增加心臟病風險、誘發憂鬱症,甚至促使投資者在情緒崩潰時做出衝動決策。黃軒醫師也援引《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的研究指出,這種情況下容易出現非理性拋售,造成更大損失。
為幫助投資者穩定情緒,黃軒醫師提出多項科學建議。首先是「4-7-8呼吸法」,也就是吸氣4秒、憋氣7秒、慢慢吐氣8秒,透過此種特定的呼吸節奏能快速降低壓力荷爾蒙。其次是建議別盯著螢幕,暫時遠離股市資訊,透過運動或娛樂轉移注意力。他也強調眼光要放遠,別被短線嚇死,鼓勵投資者回顧最初及長期的投資目標,避免被短期波動影響。
對於情緒嚴重受影響者,黃軒醫師也建議尋求專業心理諮詢,特別是認知行為療法(CBT)能有效處理投資焦慮。此外,知識就是超能力,不懂市場,就容易被恐懼支配!因此增進理財知識也能增強心理韌性,《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研究指出,了解市場運作能幫助投資者保持冷靜。
黃軒醫師最後也提醒,歷史經驗顯示每次金融危機都蘊含轉機,與其恐慌,不如將市場波動視為檢視財務策略的機會。他強調心理健康比投資報酬更值得重視,鼓勵投資者培養抗壓韌性,在市場動盪中保持情緒穩定,因為「生活比股票重要,你的心理健康,比任何股票代碼都值得長期持有」,這才是真正的長期投資。
(封面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延伸閱讀
【往下看更多】
►金管會經驗豐富! 彭金隆信心喊話:會密切關注市場狀況
►台股遭血洗團滅! 他慶幸3年前「棄股買房」:還好沒聽親戚的
►前國安基金主委嘆「沒見這麼嚴重」 曝過往戰績:進場7次沒賠過錢
【熱門排行榜】
►誰說我軟了! 川普擬重啟對等關稅 最快2~3週內
►網傳「426東京大地震」黑色巨浪恐吞沒沿岸? 專家揭對台影響
►家用垃圾別偷丟! 北市啟用「AI開抓」:最高罰6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