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全球 > 學生作業App竟藏網遊 老師收錢淪推銷打手?

學生作業App竟藏網遊 老師收錢淪推銷打手?

2018/10/22 18:47 東森財經新聞

隨著時代進步,現在小朋友竟然也要用手機App來做功課,不過大陸有家長發現,自家孩子使用的手機作業App裡,竟然暗藏網路遊戲,大陸媒體在接獲多起投訴後,追查發現,有上百款標榜自習做功課的手機App裡,簡直就成了孩子另類的遊樂園。

 

▲作業App裡,竟然暗藏網路遊戲。(圖/CCTV)

 

有大陸家長表示,小孩子肯定禁不住誘惑,想要玩還要玩,玩一下遊戲還能升級,亂七八糟的,好像還有一些付費的,就是說你掏錢以後,還能升級升得更快。

 

從廣東深圳到北京,大陸有許多地方的家長都反應了類似情況,就在媒體追查後發現,標榜著作業學習的App當中,暗藏不少玄機。像在這款作業App的某一個選項中,竟出現了網路遊戲,孩子可以透過完成任務來獲得一定的分數,分數可以兌換虛擬貨幣,從而購買道具或是電子寵物,來和同學進行PK。不僅如此,用戶還可以直接在商城中,選擇付費來購買遊戲中的道具,讓家長擔心,孩子會沉迷作業App中的遊戲,但面對老師要求,他也不得不同意孩子繼續使用。

 

▲家長擔心,孩子會沉迷作業App中的遊戲。(圖/CCTV)

 

家長無奈,他們說一個家長跟學校怎麼反映,人家其他小朋友都做,老師出的作業都在App上面,我們一個家長跟老師反映,說我們不做這個作業了,那你說老師怎麼想?

 

根據陸媒報導,其實作業App平台會給校方或老師好康,透過這種手段抓住更多小學生用戶。作業App推廣人員也表示,其實從上個月開始,這種活動一直都有,邀請一個新老師有人民幣20元通話費(約台幣89元),這是總部舉辦的活動。

 

▲作業App平台會給校方或老師好康,透過這種手段抓住更多小學生用戶。(圖/CCTV)

 

假做功課真玩遊戲,或假學習真放鬆,在人手一機,小朋友也不例外的時代,你注意過你們家孩子使用的手機App,是不是也隱藏危機?

 

 

了不起的大媽!竟然吃垮了一搜郵輪?挪威郵輪公司專為大陸市場打造的豪華遊輪(諾唯真)喜悅號首航一年後,近日宣布退出大陸市場。雖然官方強調是公司整體規畫問題,但有曾搭船出遊的網友表示,是大陸的大叔、大媽們「把郵輪吃倒了」,並細數大叔、大媽們如何吃倒郵輪,包括自助餐拿了不吃、浪費驚人。

 

根據《梨視頻》報導,喜悅號郵輪客服表示目前還在營運,一直到明年的3月份結束,他們是在今年下半年的時候公布將退出大陸市場範圍。至於是否是因為大陸大媽、大叔們吃東西吃太多,被吃倒了?客服僅淡淡地說,具體原因不清楚,那是總部的決定。

 

▲喜悅號宣布退出大陸市場,網傳被大媽吃垮。(圖/梨視頻)

 

而根據香港《蘋果日報》報導,喜悅號去年才在上海首航,主打大陸市場。不過挪威郵輪近日發表聲明,將在2019年退出大陸市場,強調這一決定是「公司整體的戰略規畫」所需,對大陸市場信心沒有改變。

 

但有微博網友發文指出,喜悅號離開大陸,其實「罪魁禍首」是大陸的大媽、大叔們,因為他們在郵輪上「浪費驚人」。

 

▲網友指大媽、大叔們在郵輪上「浪費驚人」。(圖/梨視頻)

 

報導指出,網友的文章表示喜悅號規定早上7點吃早餐,但6點不到,大陸的大媽、大叔便在餐廳門口排隊,且不停拍門要求早點開。門一開大叔、大媽們蜂擁而入,開搶高檔海鮮;用餐期間,每張桌上都有大量遺棄食物,包括整盤蝦仁、雞腿、牛排等,浪費驚人,即便到處貼有「勤拿小取、節約食物」告示,但人人視若無睹,人人都爭搶菜餚,狼吞虎嚥。

 

根據報導,喜悅號在五天航程中,要消耗約60噸肉類及禽類、20.5噸魚類、7噸西瓜、1噸香蕉、11噸土豆、5.2萬顆雞蛋。郵輪職員表示,其他挪威郵輪只消耗約十數噸,感嘆「巨輪硬生生被大陸人吃倒了」!

 

▲郵輪職員感嘆「巨輪硬生生被大陸人吃倒了」。(圖/微博)

 

然而有職員表示,喜悅號自啟航以來一直不賺錢,明年初將送到新加坡改造,會去除大陸元素、改行歐美風。至2020年後,公司會派一艘較小的遊輪營運大陸市場。不過,根據皇家加勒比國際郵輪2015年的數據,食物在每位乘客平均成本中,僅占約5.8%。顯示喜悅號「被吃垮」,有可能只是偏見,但了不起的大媽文化,或許各行各業還是不容忽視。

 

看更多

 

「達芙妮」,相信有很台灣人都曾在街頭見過它的身影,甚至還火紅到稱霸大陸市場,以一家女鞋品牌來說實屬不容易,只是如今風光不再,近年來虧損不斷擴大,也讓達芙妮的關店潮席捲而來。

 

達芙妮是香港台商創立,前身為永恩國際,由陳賢民和張文儀於1987年創建,這家經營逾30年的品牌名店早期在香港做女鞋,並外銷至美國,然而香港當地日漸高漲的土地租金和人力成本,讓兩位創辦人不堪重負。而達芙妮的巔峰時刻,約落在2004年前後,當時大陸每售出5雙鞋,就有1雙是達芙妮,與目前5.85億港元(約23億台幣)的市值相比,達芙妮曾經市值高達195億港元(約772億台幣)。

 

▲達芙妮市值曾高達新台幣772億元。(圖/Daphne Taiwan)

 

根據AI財經社報導,達芙妮發布的2018年中期業績公告顯示,截至6月底,達芙妮上半年營收大跌17.3%為22.59億港元(約89億台幣),且上半年虧損擴大,由去年上半年的2.095億港元(約8.3億台幣)增加至4.926億港元(約19.5億台幣)。另外,達芙妮現在門市為3386個,去年同期為4570個,今年上半年達芙妮共關閉416家門市,達芙妮的關店潮可追溯到2015年,資料顯示,2015年至2017年,達芙妮淨關店數量分別為805、1030、1009家,3年關店數量逾3000家。

 

其實在達芙妮最輝煌時刻,每年可售出5000萬雙女鞋,在大陸市佔率近20%,也就是說,每賣出5雙鞋,就有1雙是達芙妮。根據大陸媒體報導,2004年達芙妮股價快速拉升,從0.5港元升至11.8港元(約46元台幣),擴張速度最快的2008年至2012年,每年都有近800家達芙妮店在各城市開張,在大陸主要城市的任意一條街道,都能看到達芙妮門市的身影。

 

▲到了後期卻有消費者認為,達芙妮的鞋子「愈來愈土」。(圖/Daphne Taiwan)

 

只是好景不常,女鞋市場在2011到2014年逐漸下滑,達芙妮業績也開始不見起色。2013年,達芙妮開始遇到關店危機,營收和淨利也雙雙下滑,毛利率、淨利率持續走低,2015年達芙妮出現轉盈為虧,資料顯示,2015年、2016年和2017年,達芙妮分別虧損3.79億港元(約15億台幣)、8.19億港元(約32.4億台幣)和7.34億港元(約29億台幣),過去3年虧損額逾23億港元(約91億台幣),關店逾3000家。

 

但是達芙妮曾在《每日經濟新聞》中表示,目前集團的財務狀況仍然穩健,截至2018年6月底,淨現金為6.07億港元(約24億台幣),2017年同期則為6.93億港元(約27.4億台幣)。擴展迅速且大規模的門市曾為達芙妮帶來巨大營收,然而隨著日漸升高的租金讓其變成燙手山芋,門市快速擴張也讓集團的有效管理變得困難,有工作人員透露,有的城市一條街上有7家達芙妮專賣店,店鋪間互相搶客人。

 

▲達芙妮終究面臨「倒店危機」。(圖/AI財經社)

 

不過有業內人士向《香港財華社》表示,達芙妮門市的導購和服務能力跟不上,顧客體驗不佳,同時,快時尚品牌供應鏈效率的高低,也決定著品牌的生命。而達芙妮供應鏈效率不高,同質化嚴重,沒有特別令消費者記住的單品,曾經有顧客表示達芙妮的鞋子愈來愈土,與其他品牌相比沒有獨特性,很容易讓人忘記,而且舒適度也有所下降。為自救、清理庫存等,達芙妮管理層於2010年與百度一同投資耀點100電商平台。然而,其電商部門卻在高層支持下,關閉京東、樂淘、好樂買等具有優勢的分銷管道,結果這個項目以失敗告終。

 

2014年、2015年,達芙妮曾蟬聯雙十一電商平台女鞋第一,但達芙妮表示,電商業務在集團整體銷售的占比不高,其增長不能抵銷實體店客流下降造成的虧損額度。

 

▲達芙妮近3年虧損快達百億。(圖/Daphne Taiwan)

 

如今,達芙妮重回百貨商場,又將門市革新形象,走輕奢簡約風,它還邀請曾服務於Charles Keith的設計師Michael Zawadzkl,加入團隊為達芙妮提供設計,不過這些改變現在還未看到成效。究竟這曾紅極一時的台灣女鞋品牌,是否有機會東山再起,或許還需要注入更多創新元素。

 

看更多

 

在大陸說到烤鴨,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源自於北京的「全聚德」,全聚德也因此成為烤鴨的代名詞,然而這間擁有154年歷史的老店,如今也快要走不動了?根據全聚德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營收8.76億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3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1.43%;歸母淨利潤7779.24萬元,與去年同期比則成長1.29%,主要依賴烤鴨單品的全聚德,今年業績成長疲態盡顯。

 

業績魔咒難突破也成為全聚德的最大考題。其實,全聚德從2007年上市以來,業績持續走高,尤其是2011年,營收由13億元猛增至18億元,但2012年卻出現轉折,高級餐飲業步入寒冬,全聚德也遭受巨大衝擊,其中全聚德飽受詬病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價格過高,離一般消费者太遠。根據《AI財經社》在外賣網上發現,全聚德整隻烤鴨在250元左右,半隻130元左右,其他普通菜品也都在40-60元左右。接著2013年爆發的禽流感更是壓垮整個餐飲業,使得全聚德在這年營收19.02億、虧損3000萬元;2014年,全聚德營收再次下跌,跌破19億,之後2015到2017年,營收一直徘徊在18到19億元間,無法突破。

 

在業績持續探底之際,全聚德也曾有新的嘗試,2015年,與重慶狂草科技公司達成合作,打造網路餐飲模式的小鴨哥烤鴨外賣品牌─鴨哥科技,「小鴨哥」定位中高端白領及家庭用戶,最早在重慶外賣平台進行實驗性推廣。2016年4月北京市場上線「小鴨哥」,並與百度外賣簽訂戰略合作協定,試圖打造全聚德外賣生態系統,然而,2016年鴨哥科技虧損了1344萬元,到去年中期,鴨哥科技的虧損已達1600萬元(約新台幣7185萬元),最後還是無奈停業。

 

對於跨足外賣的挫敗,大陸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全聚德不適合做外賣,外賣主要是給常駐人口和年輕人,但全聚德烤鴨多為宴客或遊客朝聖,二者的調性並不同拍,而且全聚德的受眾年齡偏高,也不是外賣的主流群體。

 

儘管首次轉型以失敗告終,但全聚德並沒有放棄。2017年3月,全聚德計劃收購主打粤菜的休閒餐飲品牌,這對以烤鴨為主打產品的全聚德,在價格、菜品及消費人群上都有互補作用。但僅僅5個月,全聚德便宣布終止收購,聲稱是因為交易的複雜性與發展的不確定性,無法按時完成交易。

 

幾次轉型均以失敗收場,自然會招致外界批評,全聚德集團董事長邢穎也感到委屈,他認為,市場還是以結果論英雄,但他表示,其實全聚德還做過更多探索,今後也不會放棄這條路,看來老品牌想要在新時代繼續向前,勢必得面臨轉型,或是尋求嶄新的發展機會。

 

東森電視 版權所有 ©2017 EBC All Rights Reserved。

 

【往下看更多】
白蝦產業崩盤!宏國斷交後悔了:想重返台灣市場
川普再提半導體被奪走「對台開徵32%」 對等關稅一表看
懷孕4個月剛分手!她中45億大獎卻搬離故鄉、隱姓埋名 原因全說了

 

【熱門排行榜】
川普祭對等關稅!各國反應曝 美財長警告:別想報復
川普關稅衝擊!汽車巨頭股價跳水 宣布裁900人
川普關稅嚇跌亞股!日經暴跌1600點 黃金成大贏家衝3160
關鍵字: 作業手機手遊App校園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