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落水找師傅打撈未果 隔天竟「定位在賣場」 他質疑:有鬼
(2025/05/14 10:28)學生進入校園「手機將集中保管」 教育部:預計9月實施

為因應青少年帶手機到學校影響學習的狀況,教育部3月份召集地方政府、教育團體召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園行動載具使用原則」修正草案研商會議,當時傳出原則在上課期間,應統一保管行動載具,但草案細節卻遲遲未公布。教育部長鄭英耀今(14)日表示,下周之前將公告校園行動載具使用原則的修正案,預計今年9月開學實施,原則上未來學生入校後手機就必須集中管理。
鄭英耀指出,上述校園行動載具使用原則已經跟家長、教師與校長團體進行充分討論,原則上學生進入校園後,手機採取集中管理,也提供因地制宜措施,現在只剩下最後的行政程序,教育部訂出規範,也會尊重學校訂出的規範與辦法,原則上進入校園後手機集中管理,像是建立如「養機場」的統一集中管理方式。
★【理財達人秀】川普早退 中東出事? 美AI創高 狂補漲大戶股?★
鄭英耀表示,隨著智慧型手機、網際網路發展,除了占用青少年的時間,也讓他們忘掉與家人、親朋好友的情感連結,在學習上更造成負面影響,青少年憂鬱、焦慮、自傷甚至自殺的情況不斷增加。國教署長彭富源指出,教育部針對學生網路使用提出行動方案,首先是推廣手機原廠免費提供的保護管理工具,將動員全國家庭教育中心、社區大學、社教館所,提升家長對網路議題的敏感度,並為孩子裝設工具。
資科司進一步說明,目前iOS、Andriod系統都有內建管理軟體,家長不用額外付費、安裝,教育部會提供操作指引,讓家長能夠控管孩子的手機、了解平常使用什麼軟體。此外,彭富源說,將強化家長數位素養與親職教育,讓孩子遠離色情或不當網站。而在家長會、學校親師座談會等重大場合,也設置攤位,協助家長了解如何裝設管理工具。
國教盟表示,支持手機集中管理措施,並建議應依不同年齡階段採行不同管理方式,國小與國中可採取入校集中管理,高中階段建議納入自主管理與數位課程輔導。同時,我們呼籲教育部盡速依法授權訂定「校園數位載具使用管理辦法」,提供學校明確法律依據,並落實教師數位素養培訓,形成親師生一致的數位環境。對於弱勢與特教學生,應特別加強設備與網路資源補助,避免數位落差加劇,真正達成兼顧學生權益、健康及數位素養的三贏目標。
(封面圖/CTWANT)
延伸閱讀
【往下看更多】
►手機落水找師傅打撈未果 隔天竟「定位在賣場」 他質疑:有鬼
►不是打電動!研究揭「1行為」毀大腦 醫示警:憂鬱風險增2倍
►很多人不知道! 有線電話「沒電就能用」台電曝原因
【熱門排行榜】
►年薪沒150萬!辦新青安遭「勸退」 公股銀行說話了
►路易莎招牌有2種 「黑臉、白臉」差在哪? 業者解答了
►威力彩今飆12.6億! 「3星座」有好財運 貴人、幸運色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