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全球 > 棄微軟高薪去撿垃圾? 他靠「回收App」賺4千萬

棄微軟高薪去撿垃圾? 他靠「回收App」賺4千萬

2018/11/08 19:01 東森財經新聞

如果你都已經當到了微軟工程師,會選擇放棄這令人稱羨的工作嗎?他就這麼做了,而且原因竟然是去撿垃圾?前微軟工程師汪劍超花8年時間設計出「奧北環保」App,把可回收垃圾細分為14種,並把相關資訊做成小程式,只要用戶「丟對了垃圾」,就能獲得相應的金額獎勵,以互聯網思維精準計算每人每天生產的垃圾量,還能讓用戶提問哪些物品可回收,並即時給予回覆。根據陸媒報導,汪劍超就靠著「奧北環保」App,兩年賺了1000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500萬元)。

 

▲汪劍超辭去微軟工程師,並花8年時間設計出「奧北環保」App。(圖/Brut原色视频)

 

汪劍超本來在大陸的微軟公司,擔任研發工程師與產品經理5年,他擔憂下一代的生存環境,以及看到了美日等國家垃圾分類的作法,他在2011年放棄原本的事業,選擇在成都創辦大陸第一家專營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及資源化的企業,並進入學校、企業和社區,幫助人們解決垃圾分類的瓶頸。

 

▲他們進入學校、企業和社區,幫助人們解決垃圾分類的瓶頸。(圖/Brut原色视频)

 

使用者可以在微信(Wechat)上購買專用的垃圾袋,裝滿分類後的垃圾,送到指定投放點,經過工作人員得確認後,就可以獲得現金的反饋獎勵。汪劍超認為,未來大陸的垃圾回收分類行業,可能成為全世界最先進的模式之一,因為結合了移動互聯網,以及前端的細分與後端處理的優勢,形成一個全新的局面。

 

▲結合了移動互聯網,以及前端的細分與後端處理的優勢,形成全新局面。(圖/Brut原色视频)

 

據了解,大陸有超過6成的民眾不了解垃圾分類的具體操作,汪劍超表示:「在我們這裡丟一袋垃圾,我們就可以計算出來,透過回收這袋垃圾,減少了多少樹木的砍伐,減少了多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他相信只要能做到這點,每個人都能覺得,其實環保離自己很近。

 

看更多

 

一般的拾荒者多是從垃圾桶裡,撿到紙箱、塑膠瓶、二手衣或廢棄金屬電線等,但美國卻有一位從工程師轉行為拾荒者,而這位名為馬特·馬龍(Matt Malon)的工程師,所撿取的標的物卻很不一樣,更讓他一年的收入可高達60萬美元(約新台幣1800萬元)。

 

根據《科技新報》報導,現齡37歲的馬特·馬龍,9年前還是個工程師,在因緣際會下,他發現辦公室垃圾桶往往能發現一些「好東西」,像是客戶個資、通訊錄等,甚至他還找到過川普的私人電話號碼,而且真的打通了。此外,馬特靠著敏銳的嗅覺和超強的翻新能力,成功變成了「垃圾箱之王」,不僅從裡面挖出了源源不斷的寶藏,還把它變成了一筆年收 60 萬美元(約 1,800 萬台幣)的生意 。

 

▲馬特發現,辦公室垃圾桶往往能發現一些「好東西」,像是淘汰的印表機等。(圖/翻攝自ABC13 Houston Youtube

 

據美國《WIRED連線雜誌》統計,每個美國人平均每年產生66磅(約30公斤)的電子垃圾,其中只有29.2%會被回收。並且,為了因應產品線更新或處理滯銷產品,沃爾瑪、Target等美國零售巨頭,每年就會丟棄價值超過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5兆元)的全新產品。

 

直到馬特曾在美國連鎖辦公室用品公司「OfficeMax」的垃圾桶中,找到一堆淘汰的印表機,甚至還在艾默生電氣公司的倉庫垃圾桶找到廢棄電機,還能讓無人機飛到每小時50英里(約80.4公里),從那時起,馬特就開始把垃圾箱里的好東西撿回家翻新了。

 

▲馬特撿到這些「垃圾」後,就會透過網拍、車庫拍賣或租用限時倉庫轉售。(圖/翻攝自ABC13 Houston Youtube

 

除此之外,馬特開始有計畫翻找各大電子業相關公司的垃圾桶,他還發現正在搬遷或進行商品升級的商店也是個極好的目標。而蒐集到的「垃圾」,馬特會透過網拍、車庫拍賣或租用限時倉庫轉售,或直接轉賣給對特定貨物有需求、新開幕的店家。

 

隨著馬特開始踏上垃圾箱尋寶之路,他粗略地估計,辛苦一整晚撿到的垃圾,大約價值3000美元(約新台幣9萬元),遠遠超過了他做工程師一天的收入。而後他也列出詳細的垃圾桶更新時間,制訂出最具效率的垃圾回收路線。當他接受《Wired》訪問時,也曾表示,「我一直在學習,並漸漸總結一套效率最高的垃圾收集系統」。除了把垃圾變黃金,也讓馬特在9年前,就決定轉行成為專職的垃圾尋寶人,一年的收入保守估計更可達60萬美元(約新台幣1800萬元)。

 

看更多

 

 

蘭嶼青年阿文林正文,有感於在自己的家鄉看到「垃圾比飛魚多」和廢油污染的環境,因此選擇自掏腰包進行回收廢油及寶特瓶的行動,從孤獨的環保傻瓜,逐漸形成「阿文團隊」,他也期許蘭嶼飛魚能順利甩開寶特瓶的束縛。

 

從小在蘭嶼長大的阿文,目睹蘭嶼逐漸遭到污染,心裡相當難過,他說:「不知道何時,他就一直對蘭嶼環境受到破壞,感到焦慮」,於是在2012年發起廢油回收。阿文指出,蘭嶼的廢油污染嚴重,他從科學數據上發現,一公升的廢油會影響蘭嶼島上11個人的一年用水,「如果再不回收廢油,光是蘭嶼有登記車牌的廢油,就會影響蘭嶼往後54年的用水。」

 

▲阿文表示,他從6年前就開始自費回收廢油,在每個部落放回收桶,收集後再自己出錢將回收油送回到台灣處理。(圖/取自文人之島,環保之道臉書

 

阿文表示,他從6年前就開始自費回收廢油,在每個部落放回收桶,收集後再自己出錢將回收油送回到台灣處理。然而,後來成效不好,公部門也不支持,不僅他的回收桶被任意移動,好不容易喚起的民眾意識又不見了。阿文坦言:「這個議題太小了」,因為廢油的問題不是馬上浮現,島上居民感受不到嚴重性,「應該找一個能立即讓大家感受到的議題」,於是103年他開始自費進行資源回收,他強調:「再不做,以後垃圾就會比魚多」。

 

▲阿文表示,處理寶特瓶還需要買機器,二手機器容易壞,動不動就要拿到台灣維修,也因為這樣他散盡家財。(圖/取自文人之島,環保之道臉書

 

阿文也表示,50公升的廢油運到台灣就要花費新台幣600元。再者,處理寶特瓶還需要買機器,二手機器容易壞,動不動就要拿到台灣維修,也因為這樣他散盡家財,最後的財產只剩下一輛代步機車,甚至還想賣了機車籌措資金。直到他在前年9月間,巧遇到從香港來的龍舟師傅胡梓康,被阿文的精神所感動,當時心想:「怎麼會有這樣的傻瓜」,當他聽到阿文要賣機車,趕緊阻止,並且告訴阿文:「鵝會生蛋,不能把鵝賣了,要留住機車。」

 

龍舟師傅阿康說,他回到香港後告訴妻子蘭嶼阿文的故事,讓她很感動,希望能一起幫阿文募款,協助阿文守護蘭嶼。但是,不知道該怎麼幫忙呢?因此阿康想到,「我是龍舟師傅,那就造一艘龍舟,從台東划到蘭嶼,喚起大家保護環境的意識,一方面也能幫阿文募款。」

 

▲阿文也說,海洋垃圾無國界,小島遇到的垃圾問題,其實就是世界垃圾問題的縮影。(圖/取自文人之島,環保之道臉書

 

胡梓康去年從香港搬到台東,以手工開模、玻璃纖維打造16公尺長的大龍舟,並取名為「綠舟」,需要22人才能駕馭,招募包括台灣、香港及海內外有跨海划船經驗的好手,並展開訓練,預計共35人輪番上陣。胡梓康表示,這是最原始、最環保抵達蘭嶼的方式,僅用人力、不用機器凸顯訴求,透過活動希望能成功募款,讓阿文的環境教育中心有經費能運作。

 

「蘭嶼的垃圾是世界的縮影!」胡梓康表示,同樣是小島的香港,也和蘭嶼一樣面臨垃圾問題,當他帶領民眾划龍舟時,也會順手清除海上的垃圾。而阿文也說,海洋垃圾無國界,小島遇到的垃圾問題,其實就是世界垃圾問題的縮影,如果垃圾太多,導致無法處理,就會隨著海洋漂流,最終還是人類要面對承受。因此,他的環境教育中心會以寶特瓶當作建材,並依照蘭嶼傳統地下屋形式打造,要讓更多人看到蘭嶼的垃圾問題。

 

 



東森電視 版權所有 ©2017 EBC All Rights Reserved。

 

【往下看更多】
川普鬆口「會大幅下降關稅」! 中國外交部回應了
美債風暴沒在怕! 巴菲特持倉規模 比聯準會還多
誰說我軟了! 川普擬重啟對等關稅 最快2~3週內

 

【熱門排行榜】
坐穩了!傳中國也要急轉彎 擬豁免對美「部分報復性關稅」
美國人也不挺! 12州聯合提告川普:亂加關稅是違憲
咖啡買2送2又來了 超商勞動節優惠一次看
關鍵字: 微軟工程師環保回收App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