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全球 > 急速擴張釀禍?浙江女首富3500億帝國恐一夕破產

急速擴張釀禍?浙江女首富3500億帝國恐一夕破產

2018/11/09 10:59 東森財經新聞
急速擴張釀禍?浙江女首富3500億帝國恐一夕破產

新光集團董座周曉光,被譽為是浙商群體中最具傳奇色彩的女企業家。(圖/取自百度百科

從用一根繡花針擺路邊攤,到如今的大陸「飾品女皇」,新光控股集團董事長周曉光,成為浙商群體中最具傳奇色彩的女企業家。無論是富比士富豪榜還是胡潤富豪榜,她更都是榜上有名,並憑藉36億美元(約新台幣1100億元)的身家榮登「浙江女首富」。不過,如今周曉光不僅資金鏈告急,旗下公司更深陷債務危機,除了兩檔發行總額為人民幣30億元(約新台幣133億元)的債券發生違約,公司後續還有人民幣百億元(約新台幣443億元)的債務壓頂。

 

而人稱最勵志的「浙江女首富」周曉光,出生於1962年,她的出生地嶺北周村,就位於東陽、義烏、諸暨三市的交接地帶,也因為身處貧困山區,周曉光因繳不起學費很早就輟學了。而後,周曉光便與母親開始出門做生意,從諸暨挑著擔子到義烏,跑起了做針線的小攤販生意,甚至從東北到海南島,四處都有她南闖北走的身影。就這樣,周曉光用了7年時間,跑遍了大半個大陸,也正是這樣的「不辭辛勞」,讓她對大陸的飾品市場幾乎瞭如指掌。

 

周曉光婚後,便和丈夫虞云新一同創業,還在義烏創辦了「新光飾品公司」。(圖/取自百度百科

 

直到1985年時,周曉光嫁給了同樣做繡花樣的丈夫虞云新。婚後,兩人便拿出所有積蓄,在義烏第一代小商品市場上買下了一個攤位,夫妻倆人則一個到廣東進貨,另一個留在義烏擺攤賣貨。幾年後,他們就在義烏最好的小區買了房子,並且還在市中心買下店面開起店鋪。1995年時,周曉光就在義烏創辦了「新光飾品公司」,開始建立自己的飾品加工廠,直到今日,這家公司仍然在飾品行業中,居於龍頭地位,也讓義烏地區多年來流傳這樣一句話:「浙江有義烏,義烏有新光。」

 

儘管周曉光如今的商業帝國,已涉及地產、金融等多個領域,旗下有一家上市公司、近百家全資子公司及控股公司,超過40家參股公司,更在今年前期,總資產達人民幣800億元(約新台幣3547億元)。不過,近期周曉光卻面臨了創業以來的重大考驗。9月25日時,以新光控股為發行主體的「15新光01」和「17新光控CP001」到期後,並未將債券回售資金劃至指定銀行賬戶,發生違約事件,因此需連本帶利賠償約人民幣30億元(約新台幣133億元)。

 

新光集團如今面臨財務困難,公司內部甚至還有一筆人民幣130億元(約新台幣443億元)的債務。(圖/取自百度百科

 

此外,據陸媒報導,新光集團旗下還有一筆人民幣130億元(約新台幣443億元)的債務,而目前新光集團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基本上也已全部質押。另外,據新光集團內部人士徐軍分析表示,若從外部因素來看,新光集團遭此「劫難」,主要有三點原因:一是受金融形勢、環境和政策變化的影響,民營企業融資普遍艱難;二為今年大陸國內債券違約事件頻發,大幅度的惡化了浙商群體的金融生態;第三,不久前發生的一些負面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公司多項重大融資計劃的開展。

 

由於2004年時,周曉光夫婦認為,多元化的經營能在短時間內積累財富。因此,大張旗鼓將公司發展成為一家集實業、地產、投資、商貿、互聯網等多元業務於一體的民營企業集團。而如此瘋狂擴張的結果,卻導致債務急劇膨脹,再加上自身主業發展並不順利,更讓公司盈利能力變低。對此,外界也紛紛擔憂在這次的危機面前,一代浙商傳奇周曉光,是否會就此倒下。

 

看更多

發展大豆進口和石油化工業務的大陸民營企業山東晨曦集團日前申請破産。公司董事長、創始人邵仲毅,2年前才以總資産190億元(約890億台幣),躋身大陸富豪榜前100名的富豪之一,同時登上《2016胡潤全球富豪榜》山東首富的寶座。卻在短短2年後,晨曦集團因無法清償到期債務,法院裁定對申請人的破產重整申請予以受理。

 

▲晨曦集團創辦人邵仲毅宣布破產。(圖/翻攝自微博)

 

晨曦集團的業務領域從化工擴大到食品,並成為大陸最大規模的大豆進口商之一。由於當局收緊貨幣政策,該公司的資金週轉陷入惡化,而中美貿易戰更成為讓公司倒下的最後一擊。

 

據《騰訊網》報導,山東晨曦集團是山東省重點工業企業,現已形成石油化工、糧油加工、國際貿易、文化旅遊四大主營業務,員工6000餘人。2016年石化企業總產值168.5億元,糧油加工企業總產值15.9億元;貿易業務方面實現銷售收入261億元。2016年整個集團實現銷售收入432億元。

 

▲據透露,晨曦四處建廠時,銀行一再抽貸,大量流動資金變成固定資產,許多在建項目因沒有後續投入,長期停滯無法開工,不僅無法賺錢,每年還要負擔大筆貸款利息。(圖/翻攝自騰訊網)

 

晨曦集團的董事長邵仲毅,商界之路頗富傳奇色彩。1992年,24歲的邵仲毅還是莒縣外貿公司的臨時工。兩年後,自言不甘寂寞的他接手了一家只有十幾人的鄉鎮小企業,開始創業。富有商業頭腦的邵仲毅用了六年的時間,把一家作坊式的吹塑,做成了一個大型塑料加企業,並取得了自營進出口權。

 

2003年,莒縣國有企業改革,邵仲毅完成創業生涯中的第一次兼併,將即將倒閉的莒縣化肥廠重組。之後陸續兼併5家地方國有企業,並由此組建了山東省晨曦集團有限公司,也開啟了多元化之路。2003年,晨曦集團的營收是3億元,十年後達到了762億元。

 

2006年,邵仲毅重組當地瀕臨破產的植物油廠,憑藉著沿海區位優勢和靈活的決策,數年間,晨曦集團就躍升大陸最大的大豆進口商,他也被稱為「大豆王」;2013年,晨曦集團營收飆升至751億人民幣(約3530億台幣),連續7年入圍大陸民營企業500強。

 

▲2015年之後,晨曦集團由盛極一時轉入懸崖式崩盤,讓人始料未及。(圖/翻攝自微博)

 

然而好景不常,2015年之後,晨曦集團由盛極一時轉入懸崖式崩盤,讓人始料未及。事實上,早在2012年晨曦集團最興盛時,邵仲毅就四處擴張,投資37億人民幣(約174億台幣)在莒縣興建十大建設項目,在陝西、江蘇、青島等地投資30多億人民幣(約141億台幣)的石化專案,依照邵仲毅規劃,預計3年內上述專案均能全部投產,屆時等於再造一個晨曦集團,銷售收入過千億人民幣。

 

雖然生意越做越大,但邵仲毅卻遭到銀行的冷眼相對。晨曦集團官網上,一篇發佈於2017年3月的文章顯示,邵仲毅曾在接受採訪時無奈表示,「2013年,銀行突然抽走了晨曦集團19億元流動資金,使得企業一度面臨非常艱難的境地,當時還是山東省省長,現在的銀監會主席郭樹清親自出面多方協調,才為我們爭取到一線生機。」

 

據內部人士透露,晨曦四處建廠時,銀行一再抽貸,大量流動資金變成固定資產,許多在建項目因沒有後續投入,長期停滯無法開工,不僅無法賺錢,每年還要負擔大筆貸款利息。

 

雖然外界會聯想,晨曦破產主要是死於銀行之手,但就在晨曦集團的另一項主營業務中,邵仲毅卻有截然不同的投機者形象。就在煉油業務遭遇資金抽血重創時,晨曦集團另一項大豆業務也遭遇寒冬,這次始作俑者正是邵仲毅自己。

 

外界對晨曦集團的「融資豆」業務始末眾說紛紜,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晨曦集團不僅是在做大豆進口貿易,更從事大豆貿易融資的投機套利!

 

所謂的套利捷徑就是,運用商業銀行為企業融資提供的信用證,企業可選擇在海外進行美元融資,再用於進口,貨物進口後將其轉賣,就可獲得相應的人民幣資金,在人民幣升值時期,這些進口貿易企業可從中獲得相應的利差和匯差,可觀的利差和匯差養肥了像山東晨曦這樣不以貿易為主要目的的進口貿易商。

 

銀行在經歷2014年大豆進口商違約潮後,開始嚴查貿易公司的信用證融資,並收緊信貸,晨曦集團的貿易模式遭遇致命打擊,隨之而來的人民幣貶值和大豆進口關稅的調整,讓晨曦集團終究走向破產命運。

 

【往下看更多】
保護費白繳了? 川普稱「美中談判有利統一」 國務院急滅火
台灣被課32%重稅! 賴清德歸納:川普有4個意圖
三上悠亞幣暴跌87% 粉絲睡夢中「金盡人亡」 本人急喊冤

 

【熱門排行榜】
要讓青年有房住!卓榮泰擬推「婚育宅」生一胎補貼50%
省的錢連手搖都買不起!他不解「機車幹嘛自助加油」?一票人直指1原因
「這國」賣蝦到台灣超開心! 官方製圖秀政績:喜賺6千萬
關鍵字: 浙江女首富破產周曉光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五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