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全球 > 含鉛量是美千倍!世界最髒河催生新職業日薪200元

含鉛量是美千倍!世界最髒河催生新職業日薪200元

2019/04/03 00:17 東森財經新聞
含鉛量是美千倍!世界最髒河催生新職業日薪200元

▲(圖/翻攝今日頭條

 

印尼蘇拉維西島(Sulawesi)的提納姆漁村,因為該區水源污染非常嚴重,細菌數是印度恒河的23倍,含鉛量更是美國飲用水標準的1000倍,讓全村染病、罹癌比率之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因此催生了一項「運水工」的新職業,特別的是,這種極其考驗體力和耐力的工作,竟然都由當地的年長女性來擔下。

 

根據今日頭條報導,在印尼有許多河流因為污染而被世界衛生組織提出警告,其中橫跨印尼11個城市與800多個村鎮的「芝塔龍河」,中游受工業廢物、殺蟲劑和排泄物污染,下游及入海口以難以分解的人類生活垃圾居多,全長300公里中約有290公里水質被評為「重度污染」,共影響超過3000萬人,因此被命名為「全球最髒的河」。

 

▲(圖/翻攝今日頭條

 

世界銀行偕同世衛組織、印尼水局、無政府環保組織以及媒體,對芝塔龍河進行多次水質檢測,結果顯示其細菌超標是印度恒河的23倍、含鉛量是美國飲用水標準的1000倍。然而沿岸居民卻不得不用這種富含有毒物質的水來洗衣洗澡,因此常年下來,許多當地人都患有疥瘡、皮炎與呼吸道感染症狀;中下游居民患癌率更高達世界平均水平的52倍,其中最嚴重的就是提納姆漁村,全村800多人就有55人罹癌。

 

▲(圖/翻攝今日頭條

 

隨著缺水及染病情形日益嚴重,當地村民只好在身上綁起塑料桶,從芝塔龍河中游泳到3公里外的水井取水,再游回自己的村莊,進而催生了一項「河流運水工」的職業,且由於青壯年男性必須出海捕魚賺生活費,所以這項工作只能由年長女性擔任,每桶收費500印尼盾(約合台幣1.08元),每日收入合台幣才兩百多元。

 

▲(圖/翻攝今日頭條

 

當地政府的統計,目前運水工的數量只有700至800人,但下游沿岸就有5800個家庭需靠運水工幫忙運水,如果算上中游河段則達2.3萬個家庭。然而儘管請了運水工從水井運水,但這些地下水卻也被汙染過,只是相對於芝塔龍河的重汙染河水較好而已。

 

看更多

 

塑膠材料製品雖然為我們生活帶來許多便利,不過同時也讓地環境帶來許多負擔,而為了保護地球、減少環境汙染與破壞,世界上已經有許多國家開始實行禁用塑膠袋、塑膠包裝的相關措施,除了最近有泰國超市想出用香蕉葉代塑膠包裝的妙招之外,各國也紛紛祭出各種塑膠代替品。

 

根據陸媒前瞻網報導,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全球共生產了83億噸塑料,其中63億噸為塑料垃圾。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估計,到2050年,垃圾掩埋場、環境和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將達到120億噸,污染的問題極為嚴重。其中菸頭、塑料飲料瓶、食品包裝紙和塑膠購物袋是最大的污染源。

 

為了實行「減塑」來保護環境,泰國清邁的Rimping超市用香蕉葉代替塑料包裝來包裝蔬菜,用簡單的方法就大大減少了一次性塑料使用,且由於香蕉是熱帶水果,要在泰國很容易就能取得香蕉葉,是物美價廉的塑料替代品。

 

 


▲(圖/翻攝Perfect Homes Chiangmai

 

美國則因為曾是世界第一的玉米生產大國,所以利用資源優勢,開發出玉米澱粉基塑料袋,這種材質能夠被分解,不過其價錢相對較高,成本高達6至10美分(約合台幣1.85至3.09元),而紙袋成本為3美分,一般塑料袋的成本則僅1美分。

 

義大利是歐洲的農業大國,有著龐大的番茄產量,而有科學家就發現,利用番茄廢料加工後,也可以做成能重複使用的購物袋,特別是番茄外皮中的複合糖化物,提煉出來後能製成包裝袋。

 

印度是最大的海藻生產國,所以他們用海藻作為材料,來代替塑料包裝,這種海藻包裝袋可溶於水,且完全可以食用。由於當地海藻養殖產業規模並未轉化為農民的收益,很多生產者還生活在貧困中,所以利用海藻製造包裝材料,不僅可以減少塑料浪費,還能幫助到印尼貧困農民的生計。

 

墨西哥作為芒果大國,每天會扔掉幾十萬噸的芒果皮,有科學家發現芒果皮的韌性具有開發價值,於是就在果皮中添加澱粉及化學材料,研製出可替代塑料的芒果皮合成品。其韌性和硬度與塑膠很類似,但造價便宜且可回收,僅6個月便可被分解。

 

智利一家公司推出可溶於水,而且還能喝的新型塑料袋,從外表來看,新型塑料袋與普通塑料袋一樣,但新型塑料袋可迅速溶於水中,且溶化過後的水還可以飲用。研究人員指出,這款塑料袋主要原料聚乙烯醇源於碳酸鈣或天然氣,其他輔助原料也都是食品級。若將這種聚乙烯醇水溶袋丟進海裡,它會在海水中溶解,最終通過微生物完全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

 

看更多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7月起擬禁止4大公共場所提供內用者一次性塑膠吸管,但若消費者在櫃檯表明是要外帶,最後卻在店內用餐則不處罰,環團今天質疑這是開後門,恐無法管制餐廳。

 

環保署去年預告草案,包含公部門、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等4大類共8000家業者不得提供內食者一次用塑膠吸管,預計今年7月1日上路。

 

根據預告草案,所謂內食餐飲是指消費者購買餐飲後,於限制使用對象所提供餐飲的場所現場食用,但若消費者在購買餐飲時表示要外帶,且納管餐廳也已經以外帶形式提供,但消費者因故又內用,則不屬於內食餐飲部分。

 

▲若消費者在櫃檯表明是要外帶,最後卻在店內用餐則不處罰,環團質疑這是開後門,恐無法管制餐廳。(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對此,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代表今天在公聽會上批評,這樣的規範等於開了一個大後門,環保署應該在稽查發現有這樣的狀況時就應該開罰,讓餐飲業者或是受管制對象自己想辦法防範這樣的事情發生。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研究專員孫瑋孜則認為,這樣讓對速食店約束化為零。他也建議,有些美式餐廳都有自備餐具享折扣優惠,建議環保署可以跟業者進一步討論自備的可能性。

 

另外,在限制場所部分,也有不少民眾認為,現今有許多便利商店在店內都有提供座位,也有很多人內用,超商的數量跟範圍都比速食店多,應該考慮將超商也納入管制對象,且許多大型醫療院所也有美食街跟餐廳,因此也應該將私立醫院納入管制。

 

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簡任技正李宜樺則回應,目前現階段草案仍鎖定包含公部門、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這4大場所,其他會在後續階段做評估,未來也會製作相關文宣公告,給有在限制範圍內的業者張貼,避免業者跟顧客造成衝突或糾紛。

 

李宜樺強調,這次預告是希望透過開始禁用來引導民眾、業者不使用一次性塑膠吸管,未來不排除擴大相關管制,公聽會上的各項意見都會納入後續參考。

 

看更多

 

麵包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烘培食品,平常被拿來當作主食或是點心,既好吃又富有飽足感,不過麵包的保存期限通常都只有幾天,因此很多麵包店、便利商店或是大賣場都會在打烊之前將即期的麵包降價出售。然而若還是有麵包賣不掉、甚至放到過期,丟掉又覺得浪費的話,那該怎麼處理呢?

 

假如一般家庭買的麵包放到過期了,通常都是拿去丟掉,或是刀廚餘餵豬吃,但麵包店或是便利商店有大量過期麵包,他們的處理方式就不一樣了!綜合外媒報導,在菲律賓布拉干省,過期的麵包不會拿去當廚餘,而是會回收到食品工廠進行二次加工,最後製成「魚飼料」。

 

▲(圖/翻攝今日頭條)

 

工人們將廠房裡各式各樣、堆積如山的過期麵包全部都混雜在一起,並且用機器打碎處理,最後變成魚類能夠食用的飼料,藉此減少食物浪費,而這樣的作法比使用一般魚飼料還要環保,而且吃麵包飼料的魚類肉質緊實、細嫩可口。另外因為當地魚塘買進這種飼料1公斤只要10披索(約合台幣16元),所以一直很受歡迎。

 

【往下看更多】
保護費白繳了? 川普稱「美中談判有利統一」 國務院急滅火
快訊/美中聯合聲明出爐!中對美關稅降至10% 美對中「145→30%」
三上悠亞幣暴跌87% 粉絲睡夢中「金盡人亡」 本人急喊冤

 

【熱門排行榜】
汽燃費擬改名!電動車「這年」起也要繳
5天假可能被砍!柯建銘「1句話」帶玄機 引全網砲轟
「這國」賣蝦到台灣超開心! 官方製圖秀政績:喜賺6千萬
關鍵字: 印尼芝塔龍河污染運水工財經精選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五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