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汽車 > 最高罰3600元!車進斑馬線3米內不能有行人今起執法

最高罰3600元!車進斑馬線3米內不能有行人今起執法

2019/03/21 16:10 東森財經新聞
最高罰3600元!車進斑馬線3米內不能有行人今起執法

▲交通局與交通警察大隊針對58處易肇事路口加強執法。(示意圖/google map)

 

斑馬線車禍死亡人數有增加的趨勢,轉彎車撞死人的事故也頻傳,因此北市交通局與警察局今(21)日宣布將加強58處路口「不禮讓行人」執法,而違規車輛將開罰1200到3600元,另外,交通局也指出,公車將全面加裝轉彎雷達示警,避免憾事再度發生。


去年北市斑馬線上發生777起車禍事件,造成14死928傷,而今年1到3月也已發生4起轉彎車撞死行人事故,其中2件還是公車肇事。北市交通警察大隊表示,為加強車輛駕駛行經斑馬線應禮讓行人優先通過以及隨時注意視野死角等正確觀念,北市警將針對車輛違規不禮讓行人的易肇事路口加強「車輛不禮讓行人」違規取締,只要車輛進入斑馬線時,「車體前端左右各三公尺範圍內已有行人就違規」。

 

為安全設兩段式斑馬線 民眾嫌麻煩直接穿越

▲轉彎時車體前端左右各三公尺範圍內已有行人就違規。(示意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加強「車輛不禮讓行人」的路口包括承德路長安西路口、和平西路康定路口、民權東路林森北路口、信義路建國南路口、忠孝西路重慶南路口、南海路羅斯福路口、民生東路敦化北路口、吳興街基隆路口。另外中正路延平北路口、文林北路自強街口、木柵路辛亥路口、萬芳路興隆路口、忠孝東路興中路口、成功路星雲街口等58處都是加強執法的查緝地點,分別由14個所屬警分局加強取締。警方表示,取締將以攔停為主,全程皆會錄影,倘若來不及攔停車輛或攔停恐有危險及困難的,將改採用錄影舉發。


為了避免公車轉彎的死角,北市公共運輸處也表示,將要求15家業者於1個月內完全全數駕駛交通安全教育訓練,強化駕駛員行徑路口禮讓行人優先通行教育,後續每月至少需有1次的專案行安教育訓練。設備部分,要求各公車業者對所屬本市公車車輛每月實施轉彎蜂鳴器檢查,確保功能正常,於公車轉彎時有效提醒其他用路人,此外,北市公車將於2019年9月底前全面加裝公車轉彎雷達警示設備或行車視野輔助設備。

 

▲北市公車將於2019年9月底前全面加裝公車轉彎雷達警示設備或行車視野輔助設備。(示意圖/google map)

 

據《聯合新聞網》報導,交通局也表示,北市現有的212處號誌路口設有行人專用時相、119處行人早開時相及511處行人早關時相,為加強行人友善通行環境,每年將檢討增設5處行人專用時相路口、10處行人早開及早關時相路口;如日前重慶北路忠孝西路口發生公車事故,現行人號誌已調整為早開,讓行人先走上斑馬線,也讓轉彎車輛駕駛較容易注意到行人。

 

對於這項新政策,網友有不同的看法,有些網友相當讚同該作法:「策略還算蠻全面的,看來不少單位一起檢討堪驗過」、「早該了,不然斑馬線都畫假的」、「這招很狠 先看看辦的結果,不過還是推禮讓行人概念」、「看到有人在通過先停還怕會被罰嗎」有些網友則是認為:「到底有沒有用真的很謎」、「斑馬線有行人當然要等行人過啊!但不是用3公尺這個方法」、「往往右轉車道車子排到前一個路口,現在這樣會更塞」、「這政策是美意,就怕有行人真的把自己當成霸王了,走路少滑手機!」

 

看更多

 

實際直擊,行人走在斑馬線上,不少人都是邊走邊滑手機,另外等紅燈時,還會站出人行道,站到馬路上來,一但綠燈就會離右轉車輛非常近;就算現在北市府為了行人安全,在部分路段,設計「兩段式斑馬線」,民眾嫌麻煩沒有照著走,直接穿越馬路,還是會發生危險。

 

▲不少人等紅燈時,會站出人行道。(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紅燈亮起,行人止步,但不是停下來就沒事,因為你站的位置可能非常危險。實際直擊路口,就有人不站在人行道上等紅綠燈,車子呼嘯而過,距離之近讓人捏把冷汗,還有人等紅燈低頭滑手機,綠燈一亮也不看看來車,就直接往前走,要是右轉車不注意,很可能就撞上。

 

民眾:「要是滑手機我就會站後面一點,覺得很危險,其實駕駛要切進來,視線沒有很好。」另外還很危險的,就是因應道路設計,所以產生這種兩段式的穿越斑馬線,不過像是大安路一段跟市民大道口,就是這樣設計,反而很多人不走斑馬線,直接選擇穿越馬路。

 

▲很多人都是邊走邊滑手機。(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因為大安路一段兩邊並不對稱,所以才會把斑馬線往旁邊移,另一方面多了一個安全島,也能讓行人多多觀望,舉例而言,一般斑馬線,行人往前走並不會注意左右來車,但是如果是兩段式斑馬線,在安全島的緩衝之下,能夠走到一半先看看側面來車狀況,提高警覺,左看右看確保安全,但就算設了兩段式斑馬線,還是有人直接穿越安全島,沒照著斑馬線走。

 

▲北市府為了行人安全,設計「兩段式斑馬線」。(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民眾:「我走很久了覺得還好,因為如果人從這邊,你還要上來再走到這邊,年輕人是還好,可是如果是老人走到一半為了過馬路,要等兩次紅綠燈,直接穿越比較快,(會不會覺得危險?)不會,有綠燈才走,(為什麼不走斑馬線?)因為麻煩,直線最短。」

 

許多車禍不單單只是汽車轉彎視線死角釀禍,要是行人不看路過馬路,也不注意左右來車,難保不會發生危險。

 

看更多

 

新北市一名騎士想要迴轉遇到紅燈,他為了省時間,就把機車熄火,用牽的方式走斑馬線過馬路,再發動引擎繼續騎,結果警方攔下,認為他紅燈違規迴轉,開單舉發。騎士打行政訴訟,新北地院認為以人力移車不構成駕駛行為,不適用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判決撤銷罰單。

 

▲新北市板橋一名丁姓騎士為了省時間,選擇牽摩托車過斑馬線。(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紅綠燈一停,一等就要好幾分鐘,更別說想要迴轉時,得待轉再待轉才能順利迴轉,新北市板橋一名丁姓騎士為了省時間,選擇牽摩托車過斑馬線。

 

東森新聞記者,吳向品:「丁姓男子不想兩段式待轉後再迴轉,把摩托車熄火之後,直接用牽的方式穿越斑馬線,停路邊後再起火發動,沒想到騎到前方遭警方攔下。」

 

▲新北市交裁處原裁罰騎士1800元,甚至記違規點數三點。(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警方認為騎士闖紅燈違規開單,騎士不滿,向新北市交通裁決處申訴,但交裁處還是依據警政署函釋裁罰1800元,甚至記違規點數三點,騎士不滿再提行政訴訟,認為把機車熄火,用牽的行走過斑馬線等同行人。

 

▲最後法官認為人力移動機車,不適用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但交裁處出庭認為,依據交通部函釋,這行為就是違規闖紅燈,最後法官認為牽機車是靠人力移動機車,不適用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不構成駕車闖紅燈事實,綜合函釋條例心證,裁定撤銷罰單。

 

▲一般來講,機車騎士迴轉需待轉再待轉。(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民眾:「因為機車法規,本來就是騎士騎在路上的話,要左轉就是要兩段式左轉,為什麼還要用牽的過斑馬線?斑馬線是給行人用的,不是給機車騎士使用,他就照原本的待轉迴轉就好,用牽的當然比較快,但是不太適合。」

 

▲同一路段,甚至有騎士直接紅燈違規迴轉。(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實際來到騎士違規路段,新北市板橋漢生東路跟中山路口,現場直擊為了趕時間騎士等不及,直接紅燈違規迴轉,騎士想出各種方法,就為了省時間。

 

但這次新北法院認定,熄火牽機車穿越斑馬線,不構成駕車闖紅燈,是否等於鼓勵其他騎士仿效,也有人擔心會不會因此造成交通大亂。

 

看更多

 

最近接連幾起車禍意外都發生在斑馬線上,尤其很多人自以為走斑馬線安全,往往容易鬆懈,忽略轉彎甚至闖紅燈的車輛,因此就有學者提出,台灣斑馬線設計有3大缺點包括位置設計不當、缺乏防撞功能和照明不良都會讓斑馬線成為行人的潛在殺手。

 

過馬路過到一半突然有右轉車,行人不是趕緊閃開,就是快步通過,不要以為走在斑馬線上,就一定安全,現在有學者提出,斑馬線的三大,不當設計。

 

東森新聞記者楊容:「一般在台灣斑馬線畫設都是緊鄰著旁邊的直行車道,但是當綠燈亮起行人要往前通過,這時候又有右轉的車輛,如果一個不注意,不小心就可能會發生車禍。」

 

▲因為車輛要右轉時視景同時往前又往橫向移動,就可能沒注意到行人。(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中原大學景觀系教授趙家麟認為,因為車輛要右轉時視景同時往前又往橫向移動,就可能沒注意到行人,不像英國是把斑馬線,配置在離街角有一段距離,讓駕駛轉彎後才會和斑馬線交會,另外具防撞功能的庇護島也只有路幅較寬的馬路才有,一般道路對行人的防撞保護接近於零,斑馬線附近只有路燈照明,遇到清晨或傍晚天色昏暗都容易發生車禍。

 

▲不像英國是把斑馬線,配置在離街角有一段距離,讓駕駛轉彎後才會和斑馬線交會。(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公車廣播:「請注意左轉彎。」公車一要轉彎就會發出警示聲音,如同廣播一樣,提醒外面行人卡注意,另外加裝車側盲點偵測系統,只要公車視線死角範圍有人靠近,螢幕就會出現紅色警示提醒司機。

 

▲公車一要轉彎就會發出警示聲音,如同廣播一樣,提醒外面行人卡注意。(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大都會客運營運部經理高燦煌:「駕駛員在轉彎的時候確實很容易受到A柱的影響,而造成了視野被遮蔽會比較有一些危險性,我們現在裝設的是有四輛,後期我們是預計在,紅5路線的話會全線加以施裝。」

 

為了減少大車視野死角,公路總局2017年修法規定,公車、遊覽車和大貨車等大車自2020年起,需要全面配備行車視野輔助系統,影響共20多萬輛大型車,對行人安全能有更多保障。

關鍵字: 財經精選斑馬線行人開罰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二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6
27
28
29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1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