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於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生活 > 擋不住的倒店潮?45年建弘書局租約到期爆收攤

擋不住的倒店潮?45年建弘書局租約到期爆收攤

2019/05/03 09:42 東森財經新聞
擋不住的倒店潮?45年建弘書局租約到期爆收攤

▲經營45年的老字號「建弘書局」貼出結束營業清倉公告。(圖/翻攝自建弘書局臉書

 

台北市重慶南路是台灣歷史悠久的一條書店街,但隨著網路世代的興起,書市逐漸沒落,不少屹立數十年的老字號書店都紛紛歇業。如今已經營45年的老字號「建弘書局」也貼出結束營業清倉公告,儘管表示未來將擴大經營網路書店和出版部分,但書店結束仍讓不少老顧客萬分不捨。

 

重慶南路曾是台北知名的「書店一條街」,全盛時期多達上百間書店,如今因大環境改變等因素,整條路僅剩不到10間。

 

而已經有45年歷史的建弘書局日前也在店外玻璃窗上貼出了大張海報告示寫著「結束營業」,並說明因租約到期、房屋改建,在結束前全館79折起進行清倉大拍賣。

 

▲有45年歷史的建弘書局日前在店外玻璃窗上貼出了大張海報告示寫著「結束營業」。(圖/翻攝自建弘書局臉書

 

建弘書局在臉書專頁上不捨表示:「心中很不捨,也很難過,請大家有空回來看看,門市雖然即將結束營業,但建弘出版社和建弘網路書局會繼續為大家服務」,建弘書局最後也表示:「萬分感謝各界45年來的支持與指教」。

 

▲建弘書局將歇業。(圖/翻攝自建弘書局臉書

 

而消息曝光後,引起不少網友紛紛在底下留言「辛苦了! 能撐這麼久」、「支持繼續努力!加油」、「感謝曾經有你」、「感謝建弘陪我從高一一路走到指考一直到現在上大學QQ」、「不要關好嗎」。

 

看更多

 

台北市的重慶南路曾是知名的「書店一條街」,但近十年來,不少書店紛紛傳出熄燈消息,取而代之的是一間間商旅,搖身變成「商旅一條街」,外界多認為是店租上漲導致,但根據資料顯示當地月租金行情與最高點相比,還便宜逾三成,書店區的衰退,應另有原因。

 

在全盛時期時,重慶南路整條街上有數十家書店,但從21世紀開始,書店歇業、搬遷,甚至倒閉關門的例子也時有耳聞。最新的一例便是佇立34年的金石堂城中店因租約到期,決定於六月吹熄燈號,令民眾感到相當不捨,更有人怒斥房租持續上漲,讓店家撐不下去。

 

▲金石堂中店6月將歇業,令民眾相當不捨。(圖/翻攝自Google Map)

 

不過根據《蘋果日報》報導,實價登錄顯示,當地月租金行情從2014每坪約4265元,到2016年跌至2599元最低,直至去年稍回漲至2754元,仍較高點約剩6.5折,今年截至2月則小幅走高至2873元。資料顯見,租金行情恐是因店面營業不理想而下跌,書店歇業原因應非外界揣測的高漲房租,而是民眾閱讀習慣改變之故。

 

由於近年網路書店崛起,衝擊實體書市場,只有專業、特色型書店才能生存,但重慶南路書店多為綜合型書店,或主打考試用書及參考書,吸引不了新生代讀者。另一個主要原因,則是因重慶南路地理優勢不再。《聯合新聞網》報導,唐山書店創辦人陳隆昊指出,重慶南路書街當年崛起的原因之一是位於台北火車站旁的優越位置,乘客出火車站便會一路逛過去。但如今市民主要交通工具是捷運,乘客走的是地下街,少了大批人潮,書店經營日益困難。

 

綜合以上原因,不少書店經營者認為,「與其辛苦經營書店,不如轉租給其他行業,獲利率更高」;且重慶南路鄰近台北車站與西門町商圈,改為商旅街,似乎可為該區衰退的店租重燃生機,也重新開闢不同的商圈味。

 

看更多

 

隨著數位化時代來臨,讓20年前相當流行的租書店、影音光碟出租店等產業,逐漸沒落。據統計,2000年全台的租書店逾4000家、年產值上看70億,但到了2018年10月,影音光碟租賃店家僅剩232家、小說漫畫、雜誌出租店也只剩545間,換算下來平均每月倒7間。

                                     

根據《蘋果日報》報導,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員劉維瑛研表示,民國89年前後獨立型加連鎖型租書店,總數估逾4000家,當時的年產值更上看70億,反觀現在加起來僅777間,20年間就倒了超過3000間。

 

▲租書店漸漸被社會環境所淘汰。(圖/google map)

 

對於這種情況,將歇業的出租店業者舉例,以航海王來說,日本漫畫出版幾天後網路上就會出現中文翻譯版,因此「誰要來租書?」且以前一到下課時間店面就會擠滿學生;不過現在人手一支手機、資訊太過流通,因此當消費習慣有所改變,人不來租書了,店也就會經營不下去了。

 

以前不管是看小說、漫畫、動漫、電影都會去這些店找,不過現在資訊發達,只需上網便可搜尋到內容,且應有盡有!漸漸的供需急速失衡,因此租書店漸漸也被社會環境所淘汰。

 

▲以前許多學生下課都會到出租店看小說、漫畫等。(示意圖/pixabay)

 

不少網友對此相當感嘆:「以前下課最期待與朋友相約這種出租店,真的好捨不得喔!」、「感覺跟柑仔店一樣,一切都是時代的眼淚啊」、「以前拿到零用錢第一件事就是跑去加值,這樣又可以多租好幾本漫畫了QQ」。

 

看更多

 

美國最大連鎖書店巴諾(Barnes & Noble)最近因財報表現不佳,外界紛紛憂慮其恐步上玩具廠商巨擘玩具反斗城(Toys "R" Us)的後塵,成為下一個倒下的零售巨人。不過,針對巴諾的倒閉危機,最近掀起了一陣討論:該不該救他?

 

這個議題源自於《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萊昂哈特(David Leonhardt)6日發表的文章,他以「拯救巴諾!」(Save Barnes & Noble!)為標題,對邦諾未來表示憂心。

 

他觀察巴諾的財報,發現巴諾電子書閱讀器Nook的營收自2012年起至今已下降逾85%,實體書的線上銷售量也驟降。實體店面的營收在則在過去兩年來萎縮一成左右,一些門市已關門大吉,更多分店還進行了裁員。他擔心,未來超過600家的巴諾書店恐消失不見,就像2011年、美國第二大連鎖書店疆界(Borders)一樣破產。

 

▲巴諾電子書閱讀器Nook。(圖/翻攝自Nook YouTube

 

萊昂哈特指出,這不只是一個典型的企業殞落故事。巴諾的處境也顯見美國政府政策的紕漏──包含疏於監管亞馬遜(Amazon)和其他線上零售商的政策。在過往,美國通常會認定「壟斷型企業是邪惡的」,但此觀點大約從1970年代開始轉變:企業巨獸可能是好的,因為它會盡力提升效率,並維持價格低廉。

 

但這樣的新觀點卻有兩個嚴重問題,一來,價格低未必等同於消費者福祉,若價格低廉但工資卻不漲,消費者的日子也沒變得更好;二者,若當局聚焦於短期價格,有時恐忽略,一旦某公司成功將對手踢出市場,後果會是如何。他以亞馬遜為例,呼籲政府正視壟斷型企業的問題。

 

▲亞馬遜網路書店模式已衝擊實體書店,近來亞馬遜也大舉打入實體店面市場。(圖/取自Amazon Book

 

財經周刊《巴倫》(Barron's)的專欄作家阿蘭德(Brett Arends)則說,兩年前巴諾曾揭露,公司有六成的資本支出耗費在「成長項目」上,剩下的則是作為維持費用,但他質疑,到底有多少項目需要成長?對投資者而言,最大的問題恐不是管理團隊試圖挽救公司的太少,而是太多。若管理團隊可以將資本投入營運而非「沒有提供成長的成長項目上」,巴諾可分配給股東更好的股息。

 

另外,他也表示,實體書不可能消失,而拿亞馬遜比喻也不太妥當,畢竟紙本書的生命力比預期強,但邦諾的銷售和客量緩緩走下坡仍是不爭的事實。

 

不過,針對是否拯救巴諾,有網友認為很荒謬。當初巴諾和疆界就像是邪惡企業,在事業蒸蒸日上之際,就是憑著較低的價格,將其他獨立書店逼得關門歇業,如今可謂「自嘗苦果」。

 

▲巴諾一個月來股價變化,截至5月10日。(圖/翻攝自Market Watch

 

【往下看更多】
花蓮「這地方」每人普發1000元 最快明年初可領
試穿太大要小一號 她翻鞋墊氣炸噴:為業績不擇手段
家裡資產好幾個億! 他怨「為何不先給我」:趁年輕享受人生

 

【熱門排行榜】
史上最大交屋潮來了!前3季逾10萬宅完工 創19年新高
沈迷手遊課金! 他想存錢放棄女友:能帶來更大快樂
星巴克玩不下去「擬賣中國股權」 謝金河讚羅智先:7年前神交易
關鍵字: 重慶南路書店歇業建弘書局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