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其它 > iPhoneX最熱話題 「刷臉時代」解惑六問

iPhoneX最熱話題 「刷臉時代」解惑六問

2017/09/22 10:16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文●吳中傑

「這是智慧型手機的未來……,一支會影響往後 10 年科技發展的智慧型手機,」9 月 12 日,在美國加州蘋果新總部的賈伯斯劇院中,蘋果執行長庫克如此定義這次發表的 iPhoneX。

這支全螢幕手機引起最多人討論的新功能,便是「人臉辨識」,未來的 iPhoneX 不再有「Home 鍵」,只要對準你的臉,手機便能自動解鎖。雖然蘋果往往不是技術領先者,但卻是讓新技術成為主流的推手,「刷臉時代」真的要來了嗎?《商業周刊》整理以下 6 個問答,讓你快速掌握「刷臉」商機。

Q1. 人臉辨識到底是什麼?

人臉辨識最早從 1970 年代就有相關研究,主要是透過鏡頭,加上紅外線雷射感應等方法,辨識人臉的五官特徵,例如大小、各個特徵彼此之間的距離、深淺等特性,以識別眼前的臉孔。人臉辨識被認為是難度最高的生物識別技術,比起指紋、虹膜辨識,識別度更高,也更難模仿。

目前台灣便利商店的數位看板,其實就有應用初階的人臉辨識技術,分辨出站在看板前的顧客性別、年齡,機場的快速通關,也是人臉辨識的應用之一。

Q2. iPhoneX 的「刷臉」解鎖背後是什麼技術原理? 

iPhoneX 所用的,其實是一套「3D 感測」技術,拓墣產業研究院分析師蔡卓卲解釋,目前常見的 3D 感測技術,背後有 3 到 4 種技術途徑,包括微軟、高通、Google 等廠商,其實都有應用相關技術,大致而言,都是發射出雷射光,感測、定位前方物體的距離、深淺。

以蘋果為例,是投射出雷射光,定位、分析臉上超過 3 萬個點,建立一組你的「臉模」(臉部模型),未來每次辨識時,先打出雷射光確認前方是一個真的人頭,而非照片,再即時拍照,分析圖片上雷射光分布的點,比對資料庫裡的臉模。

其他廠商使用的技術,可以想像成類似「聲納」,把雷射光發射出去之後,再接收、分析雷射光反彈回來的距離,「利用距離來建模,就知道(光源)前方物體的形狀,」蔡卓卲解釋。兩者的差異在於,前者適用於小範圍偵測,後者則適用較大範圍。

Q3. 化妝、整形或眼睛沒對上螢幕,也能辨識嗎?

因為 3D 感測其實只偵測「臉形」,辨別你的眼窩多深、顴骨多高,鼻樑多挺等等,因此即使你把臉塗得跟藝妓一樣白,嘴唇畫得比平常大 5 倍,仍然不會影響辨識;但如果是削骨、墊高山根、豐唇,這一類影響臉部形狀的整形手術,或劇烈的增重、減重,就很可能影響辨識。

至於網路上熱議,會不會睡覺時,被枕邊人拿手機對著臉,就自動解鎖,秘密全都露?答案是:不會。蘋果高階副總裁費德里吉(Craig Federighi)表示,用戶必須眼神注視手機,才能解鎖,或也可以暫時停用臉部辨識解鎖功能,轉換為輸入密碼解鎖。

Q4. 3D 感測技術還能應用在哪?這塊餅有多大?

目前同樣積極發展 3D 感測技術的高通副總裁章建中表示,此技術未來也可能應用在手勢操控,讓使用者戴上虛擬實境(VR)頭盔,或操作擴增實境(AR)時,不用再手持控制器,而直接用雙手隔空操作,就像電影《關鍵報告》一樣;或如無人機也可以用此技術,感測前方的地形、有無障礙物,自動飛行,而且因為使用的是紅外光,在視線不良的環境或夜間飛行也沒問題。

蔡卓卲估計,今年全球 3D 感測模組的產值,將達 15 億美元(約合新台幣 451 億),因為 iPhone 帶動,加上三星、華為等廠商可能跟進,3 年後將成長逾 8 倍至 140 億美元(約合新台幣 4,200 億元),年複合成長率逾 200%。

Q5. 有了 3D 感測,還需要指紋辨識嗎?會有什麼不同應用情境?

雖然蘋果發表會後,台灣指紋辨識 IC 廠神盾股價連跌 3 天,聯發科投資的中國指紋辨識系統大廠匯頂科技也應聲下跌。但目前市場普遍認為人臉辨識與指紋辨識將共存,例如高通雖發展 3D 感測技術,且預計今年底就會有產品問世,但該公司也同樣正開發下一個世代、以超聲波辨識指紋的技術,可見並非獨尊人臉辨識。

蔡卓卲認為,以後例如金融或其他安全要求高的應用,很可能是人臉、指紋、虹膜跟密碼 3 選 2、或 4 選 3 並存。匯頂董事長張帆也樂觀看待,認為人臉辨識的良率跟成本都還有待提升,並且人臉與指紋辨識,兩者並非零和遊戲。

依照瑞士信貸拆解的 iPhoneX 成本,3D 感測模組成本達 27 美元(約合新台幣 812 元),是目前市場上指紋辨識晶片報價的 13 倍,短時間內恐難在中低階手機普及。

Q6. 台灣有哪些「刷臉」概念股?後市如何?

目前包括玉晶光、大立光、穩懋以及在美國上市的奇景光電等公司,都分別打入蘋果或高通的供應鏈。元大投顧分析師黃柏璁認為,3D 感測模組的零組件並不多,因此有打入供應鏈的台廠都相對重要。

但目前 iPhone 題材在 3D 感測概念股的股價已反映完畢,後續得觀察 iPhoneX 用戶反應,以及明年上半年,非蘋陣營如三星、華為明年度的旗艦機種,是否採用 3D 感測功能,股價才可能有下一波動能。

來源:《商業周刊》 1558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商業周刊》

 

【往下看更多】
產業:黃仁勳抵台與台積電討論新品,Rubin平台啟動,半導體供應鏈明年將續旺
興櫃:光鼎生技(6850)與源點生技結盟,共推次世代核酸分子標記與診斷應用
產業:AI眼鏡明年有望推升軟板產業需求,關稅與終端市況成關鍵變數

 

【熱門排行榜】
地牛翻身!20:55 花蓮發生規模4.8地震
為下一代AI晶片奔台 黃仁勳狂推「Rubin」找台積電合作
東森深度周報/買房就花光預算 輕裝修負擔輕 翻修新趨勢
關鍵字: headline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八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7
28
29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
2
3
4
5
6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