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房產 > 期待央行升息打房價不切實際?專家揭殘酷現實:怪錯對象

期待央行升息打房價不切實際?專家揭殘酷現實:怪錯對象

2022/10/27 12:21 東森財經新聞
期待央行升息打房價不切實際?專家揭殘酷現實:怪錯對象

台灣房價居高不下,許多上班族努力存錢,但薪資漲幅仍跟不上房價,只能期待房價下跌,盼政府能端出更多政策抑制房價,而央行升息「太鴿」,也因此被質疑「打炒房不夠力」。專家則對此感嘆「怪錯對象」,不該將高房價問全塞給央行。

★【理財達人秀】2萬快閃怕晶片稅? 關稅股災再來 二次送分題?

台灣房價在高位維持了許多年,目前又還未見到回跌跡象,但受薪族並沒有調薪,低薪甚至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加上央行進入升息走向,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等因素接踵而至,許多民眾都存在買房難的問題,因此把房價崩跌、或買房的希望寄託於央行大升息。

▼(示意圖/東森新聞)

升息幅度少被罵 專家:房市非央行主要職責

不過住展雜誌直言,現階段全球經濟局勢困頓,央行不管是升息或降息是進退維谷,怎麼做都挨人罵,且房價若真的出現重挫,恐並非央行所樂見。

住展強調,調控房價並不是央行的職責所在,央行主要的職責在於總體經濟,維護整體金融市場的穩定,面對市場上存在的炒房行為,央行及政府部分都應正視,而央行也的確大幅限縮不動產放款,但除了靠央行外,恐怕政府其他部會也需要努力,或是致力改善低薪的問題、提升全民所得,以減輕自住者的購房壓力。

從供給面來看,如果整體供給量過大,需求跟不上,是有可能存在房價下修的機會。不過對於房價支撐性夠的區域,房價下修的機會較小。

尤其,近期原物料成本、營建成本都在漲,購買土地的價格也偏高,對於建商來說,成本在上漲,就會體現在房價上。尤其房地產又是台灣的火車頭產業,牽涉到的行業之廣泛,供過於求也未必會直接帶來降價的可能。

 ▼(示意圖/東森新聞)

期待房價下跌?專家揭殘酷現實

住展認為,房價問題背後隱藏許多社會矛盾,台灣的生育率世界排名倒數,人口持續減少的情況下,房價卻居高不下,讓民眾看得到卻買不起,若供給量還持續上升,到底是誰要來買這些空置的新屋?不過在此問題的同時,國有土地的標售價格還在創新高,房價是否真的會走跌,也是一大問號。

住展提醒,美國強勢升息,台灣跟進腳步,房貸族壓力也會攀升,民眾需要暸解的是,經濟、房價、所得、升降息等環節是息息相關的,現在台灣成長力道快速放緩、出口由盛轉衰,如果此時央行大舉加息,恐致企業縮減投資、失業率上升,屆時即使房價有所下跌,買方市場面對動蕩的金融環境,也會持更保守的購屋態度,「台灣高房價的問題,恐怕不是單純升息可以解決,更非一時片刻就能徹底根除的問題了。更何況,倘若房價真的跌了,購屋族就敢勇於進場嗎?」

 

●本文由住展雜誌授權改寫

 

(封面示意圖/東森新聞)

 

【往下看更多】
中古屋一刀砍8折 他問這樣有便宜?專家曝1細節:大膽砍
沈嶸通靈台灣房市!最佳出手時機曝 1類房搶便宜
賣方不降買家不追 9月房貸餘額年增率 創22個月新低

 

【熱門排行榜】
七星山驚傳火燒山!現場白煙瀰漫 起火原因找到了
赴日旅遊爆買注意!台人出境「做這事」 遭機場人員關切
房價真跌了! 重災區曝光 房仲嘆:不排除繼續下修
關鍵字: 央行升息房價少子化炒房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