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房產 > 成本飆漲+過度槓桿 李同榮:爛尾樓是危機也是轉機

成本飆漲+過度槓桿 李同榮:爛尾樓是危機也是轉機

2022/11/10 10:48 東森新聞記者張琬聆
成本飆漲+過度槓桿 李同榮:爛尾樓是危機也是轉機

近期預售屋市場傳出零星爛尾樓事件,為避免情況擴大,大型行庫祭出「5大禁令」來防範,專家認為危機也是轉機,防範重於治療,提出4大購屋策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商品牌與推案銷售率的觀察。

★【理財達人秀】台積強營收 台股衝了? 主力買AI?營收季報贏家★

提到爛尾樓的問題,吉家網董事長暨房仲全聯會榮譽理事長李同榮認為是2大因素造成,其一是營建成本高漲,由於近3年營建費用包括建材、人工等成本每坪增加5~8萬元,對售價每坪30萬元內的區域而言,營建成本增加2~3成,導致2年前售完的預售案造成虧損或無利可圖窘境。

營建成本飆漲 建商槓桿操作過度釀災

其二則是建商掏空問題,李同榮表示,建商在房市順勢時,資金槓桿操作過度,以致在房市銷售出現障礙,就會出現以東牆補西牆的困境,造成財務危機。

▼營建成本高漲,導致2年前售完的預售屋無利可圖。(示意圖/東森新聞張琬聆攝)

為避免爛尾樓問題擴大,近期大型行庫祭出「5大禁令」管制土建融,不過李同榮認為利弊參半,例如第1管制令,建造人或建案本身土地都必須作銀行信託,可強化風險控管,以防資金被掏空及土地被查封。

銀行祭5大禁令防爛尾樓 稽核建商最重要

第2管制令為建商建商須和銀行指定的建經公司簽署「續建承諾」,李同榮認為,此舉是防範爛尾樓出現後的續建機制,但往往因信託金額不足而延宕續建工程;第3為先建後售,建商必先撥足5成自備款,銀行才願撥款。由於先建後售建商通常較具有資金優勢,因此認為此項規定多此一舉。

第4為預售款項必須先撥入銀行專戶,李同榮指出此措施已廣泛使用,重點應放在專戶資金的控管準則與稽核機制。第5則是建商信用紀錄必須良好,行庫也要檢視其以往銷售紀錄,他即認為對於建商品牌信譽與推案銷售率的稽核,是防範爛尾樓的最佳措施。

▼大型行庫針對爛尾樓問題,祭出5大禁令。(示意圖/東森新聞張琬聆攝)

不會有骨牌效應 買方避免一案建商

李同榮指出,防範重於治療,現在有零星個案出現,讓市場提早發現警訊,以近3年建商獲利表現來看,未來市場即使反轉向下,應會如上一波房市循環走軟著陸趨勢,爛尾樓不會有骨牌效應。

至於在此階段選購預售屋的消費者有何防範之道? 李同榮認為購屋者不必過於驚慌,可掌握4大購屋策略,分別是選擇信譽良好的優質建商、避免選擇一案建商、選擇軌道經濟帶動的已成熟商圈,進可攻退可守,以及選擇新興工業區所帶動人口淨流入且商圈成熟的區域。

(封面示意圖/東森新聞張琬聆攝)

 

【往下看更多】
【小宅優勢】就算單身也要買房 3熱區總價不用4百萬
房市熱潮帶動投資風 空屋率、餘屋量創近年新高
何時適合買房?估價師曝4大指標 看數據掌握進場時機

 

【熱門排行榜】
買房只給10分鐘考慮! 還遭仲介嗆「才5千萬需要想」專家揭暗黑真相
川普投顧發call訊:最好趕快買股票「會像火箭一飛衝天」
川普又幫台積電加碼!嘆「若課50~100%關稅」:晶片就不會被台灣偷走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五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