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職場 > 終身學習者的利器「多元思維模型」 巴菲特戰友2招洞察事物本質

終身學習者的利器「多元思維模型」 巴菲特戰友2招洞察事物本質

2020/07/30 09:49 東森財經新聞
終身學習者的利器「多元思維模型」 巴菲特戰友2招洞察事物本質

長久以來,我堅信存在某個系統—幾乎所有聰明人都能掌握的系統,它比絕大多數人用的系統管用。你需要的是在頭腦中形成一種思維模型的複式框架。有了那個系統之後,就能逐漸提高對事物的認識。


然而,我這種特殊的方法似乎很少得到認可,甚至對那些非常有才能的人來說也是如此。人們要是覺得一件事情「太難」,往往就會放棄去做。——查理.蒙格

 

思維模型最早是由查理.蒙格提出的,但是他並未詳細說明思維模型的具體定義究竟是什麼。為了便於討論,這裡暫且認為:思維模型就是每個人做決策、思考問題時的「思維範本」,哪怕這個範本你自己並沒有意識到。


例如,做生意的商人在遇到問題時,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如何交換利益;律師遇到問題時,想到的往往是如何理性地講道理;如果是藝術家遇到問題,首先需要的恐怕是宣洩情緒。這說明不同的人在思考問題時,由於人生閱歷、受教育的情況不同,會使用不同的思考工具。我們人生中絕大多數的決策,都是在這些無形卻重要的思考範本下所做出來的。這些思考範本,本質上就是一個個的思維模型。


那作為思考範本的思維模型為什麼很重要呢?


對於這個問題,或許可以用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所提出的「ABC理論」加以解釋。ABC理論認為,我們對外界問題(A)會做出何種反應(C),本質上不取決於我們遇到的問題(A),而是取決於我們的信念、看法和解釋(B):

 

A(Activating events)-B(Beliefs)-C(Consequences)
誘發刺激(A)-信念反應(B)-行動結果(C)

 

例如,兩個人一起上班時,碰到主管迎面而來,但對方沒有和他們打招呼。其中一個人心想:「他可能沒看到我。」另一個人則想著:「他是不是對我有意見?」對同一個現象,由於有不同的解釋方式,所以接下來對我們的影響也完全不同。


儘管ABC理論最早是用於解釋產生不同情緒的原因,即:我們的情緒不是源自事情本身,而是源自對事情的看法;但這個邏輯用在解決問題上也很類似:大多數時候,我們之所以遇到麻煩,並不是因為它真的無解或很困難,而是我們思考的方式和方法有問題。


由於我們做的一切決策,都與我們既有的信念、觀點和解釋方式密切相關,因此我們所擁有的思維模型就成為影響我們各種行為的重要因素。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能夠用基於原理和規律的思維模型,替換基於個人有限經驗的舊思維模型,就等於在給我們的認知系統更新換代,升級了更好的發動機。

 

查理.蒙格眼中的多元思維模型

 

查理.蒙格說,如果我們掌握了多元思維模型體系,就能逐漸提高對事物的認識。但是具體該怎麼做呢?蒙格在一次演講中提到,要做到這一點,「你必須知道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並經常使用它們──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幾種。大多數人都只使用學過的一門學科的思維模型,比方說經濟學,只試圖用一種方法來解決所有的問題」。


在這段話中,蒙格針對如何洞察事物的本質,給出以下兩個建議:

 

1. 我們應當建構一個基於思維模型的知識體系。


2. 這些思維模型應當是來自多個重要學科的重要原理。

 

在蒙格的影響下,很多愛學習的人開始積累思維模型。有一次,我的一個讀者朋友問我:他收集了100多個思維模型,還都寫成文章發布在網路上,可是為什麼學完了這些思維模型也沒有太大的效果?


這就是人們在學習思維模型時的常見誤解,他們以為收集、記憶和了解白思維模型的概念為何,就掌握了思維模型。


人們弄混了問題的關鍵──學習思維模型的起點,不是具體的知識,而是要解決的問題。不知道解決什麼問題的思維模型,只是一個孤立的死概念而已。


2019年5月,我在美國採訪查理.蒙格時,特別問他:「究竟什麼是思維模型?你是如何尋找思維模型的?」


蒙格笑了笑,說:「其實很簡單,你在解決問題時,要關注哪些做法有效,哪些無效。」


蒙格的合夥人李彔怕我不理解,補充道:「蒙格先生把那些持續有效的方法總結起來,這就是思考這類問題的思維模型。」


蒙格這看似簡單的回答,卻直指學習思維模型的關鍵──一定要深入地理解一個模型在什麼情況下、解決什麼問題時,是有效的。


對查理.蒙格而言,所有能夠持續有效地解決問題的策略,都可以稱為思維模型。但是對我們而言,只有那些在遇到問題時能真正用到的策略,才是屬於自己的思維模型。否則,記住了很多思維模型,卻不知道能解決什麼問題,就是捨本逐末。

 

思維模型背後更重要的思維方式

 

理解了查理.蒙格對思維模型的真正定義後,我們要繼續追問:為什麼蒙格要提煉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為什麼要總結成「思維模型」這個概念呢?


從這個角度去思考時就會發現,蒙格和大多數人不同,他在遇到問題時不會只想著如何解決一個具體的問題,而是會在具體問題答案的基礎上,提煉更普遍的方法──即把答案從具體問題中抽離出來,抽象成有效或無效的策略,指導解決未來的類似問題。這種批量解決問題的方法,本質上是從現象中抽象出規律和原理──不斷追問問題和答案的背後,是否隱藏著更具普遍性的解決問題之思路和原則。這些更具普遍性的思路、原則和規律的積累,能夠讓我們的人生越來越有智慧。


前一段時間,我在朋友圈發了一則文字:「智慧的人生,就是持續做一定會贏的事。」有人在朋友圈下留言:「世界上有一定會贏的事嗎?」


提出這個疑問的人,自然有其道理。畢竟,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機率性的,而非必然。從這個角度來看,沒有一定贏的事情。可是,如果我們把看問題的視角,從單次博弈轉化為人生長期的重複博弈,那麼很多事情就必然會發生;如果時間夠長,甚至那些小機率事件也必然會發生。因此,從長期視角來看,我們要做的就是看清楚要持續做什麼。巴菲特和蒙格的價值投資理念,本質上就是不斷尋找和時間做朋友的有效策略,把它作為思維模型,去找到一定會贏的事。


而在我們提升能力的道路上,持續用更有效的決策原理來提高個人的有限經驗,就是一個不斷增加勝率的事,堅持越久,優勢越大。這也是為什麼查理.蒙格在90多歲的時候,仍然能不斷在商業投資上做出高品質判斷的原因。


到這裡,我們介紹了為什麼培養深度思考力和掌握思維模型很重要的原因。我相信一定有人會感到困惑:很多人並沒有特別學過多元思維模型,也沒有深度思考力,可人家也很成功。為什麼一定要學多元思維模型呢?



●本文摘自成甲《精準思考:跨領域才是關鍵!洞悉問題本質,找到最佳答案》/先覺出版授權提供

 

 

(封面示意圖/取自pexels)

 

【往下看更多】
從專家變贏家 他自創「三好一公道選股術」 每年從股海撈金百萬
別跟股票談戀愛! 專家揭股神四大賣股時機
平凡「打掃姨」隱身券商 務實操股心法連分析師都讚嘆

 

【熱門排行榜】
未成年免費玩六福村「擠不上末班車」 高中生3點痛批業者...網友全不挺
抓到了!TikTok傳歐洲用戶個資給中國 將面臨182億天價罰款
台股面臨補跌壓力! 國安基金:必要時評估進場
關鍵字: 圓神查理蒙格思考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