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生活 > 零售實體店倒光光?專家曝悽慘真相:很荒謬

零售實體店倒光光?專家曝悽慘真相:很荒謬

2020/03/19 11:31 東森財經新聞
零售實體店倒光光?專家曝悽慘真相:很荒謬

H&M於2018年初宣布收掉瑞典170家門市,日本百貨公司2007年至2016年間的營收從8.5兆日圓跌至6.6兆日圓,《經濟學人》估計2022年,美國將流失220萬個零售工作機會,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家喻戶曉的公司如今不是正在聲請破產,就是尋求整併、垂死掙扎。所有跡象與數字在在顯示,我們正面臨一波「倒店潮」。

 

 

★【理財達人秀】台幣升1元 台積電少賺3%? 央行上火線 外銷.金融防線?★

 

 

馬克皮爾金頓畢業於全歐排名第一的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創辦全球第一個電子商務品牌Splendour.com,並在中東與北非擁有850家門市的零售商翹楚KOJ Group擔任執行長。目前則是策略顧問公司MarkPilkington.net負責人,專門為品牌與零售業者提供建議。他表示「實體零售業之死」的原因,有人歸咎於亞馬遜效應,其他像是:高租金、過高營業稅、停車不容易、還有世代觀念改變。政府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也加快了它的衰退速度,不僅允許很多電子商務公司不用付營業稅,甚至刪砍零售從業人員的福利!如今,我們又可以做些什麼來阻止零售業崩潰,以及倒店潮釀成的經濟危機?《實體店之死與復活》中共有11種拯救實體零售店的方法,能讓飽受倒店之苦的業主們再出發,使消費者擁有重新造訪實體店的理由。

 

▼不少實體店面臨「倒店潮」。(示意圖/pixabay)

 

【精彩書摘】

 

精實既有商店,轉介現有客戶

 

由於實體店再也不是最具成本效益的分銷商品方法,所以未來它們的角色應該是什麼?決定這個角色時,重要的是要記得:實體店一直扮演兩個角色──首先是分銷商,而第二個、也是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向潛在客戶介紹品牌,並借助周到的員工、吸睛的商店設計,和有影響力的櫥窗或銷售點展示,為品牌行銷。

 

實體店留住客人的成本比網店低很多

 

當第一個角色逐漸式微,扮演品牌介紹、行銷和建立關係的第二個角色,就變得更加重要。即使絕大部分的實際銷售出現在網路上,但是為了在一開始建立恰當的關係,扮演品牌介紹的角色就很重要。再者,由於舊有的集中行銷媒體分眾化,所以實體店事實上變成品牌可用的可靠大眾行銷管道之一。

 

實體店並非像過去一樣,努力去達成零售業的所有功能,而是必須聚焦在只有它們才能做得特別好的環節,其餘的部分就留給它們的電子商務營運。在大多數品牌建置於網路的大規模品牌宇宙(brand universe)裡,商店應該扮演它的實體化身。

 

在實體店零售業中套用直銷業的思維,這是很有意思的。就我們所見,直銷公司會講求獲取客戶的成本與客戶的終身價值。獲取線上客戶的耗資很大,但零售業者如果已經擁有門市,而且90%的客戶仍然會光顧購物的時候,在店內獲取客戶,還讓他們成為網路客戶,這個花費毋庸置疑會比透過網路行銷來執行還便宜。

 

不該成為怎麼樣的實體店?

 

未來,不該成為什麼樣的實體店呢?那就是名字光鮮卻是倉庫的商店,堆滿不見得會有人想要的庫存;越是深入探究傳統的商店庫存模式,就越覺得它很荒謬。你製造出的這些存貨,還必須全面複製到上百家門市據點,你就得讓存貨放在購物中心和高街等租金奇高的地方。你的員工要為存貨花無數個小時預訂、拆包裝、準備上架、搬運、重新定價,然後為了查帳而計數。

 

你真的費了很大工夫在所有據點留存貨,但每天都有討厭的人(又名「客戶」)上門帶走它,這樣你最佳門市裡的最暢銷商品又會再度缺貨;至於其他門市裡,存貨卻是逐漸增加,最後你又不得不以低價出售。而且最糟糕的是,因為你有太多存貨在遙遠的地方無法持續監控,有時還會有人在沒有照實付錢之下取走商品(又名「損耗」。譯註:英文shrinkage,是指存貨在儲存、運輸和銷售過程中由於品質變異、報廢、蒸發、過期、被偷等原因而使得庫存數量短少。也是零售業針對有人在店內行竊的委婉說辭)!這一切是非常昂貴的。

 

這裡提出一些說明數據:在2018年3月,美國零售業持有6,280億美元的庫存──相當可觀的一筆金額。雖然如此,但平均缺貨率為8%,而且根據估計,缺貨導致的損失約為銷售額的15%;再加上客戶與員工行竊(損耗),零售業者又損失銷售額的 2%。現在肯定是該結束這場荒謬的時候,然後利用電子商務管道的發展,澈底革新這種存貨模式。

 

▼實體店留住客人的成本比網店低很多。(示意圖/pixabay)

 

越精實越好,成本也越低

 

未來,實體店應該成為所謂的「精實商店」。這些商店主要不是持有與分銷存貨的地方,而是向人介紹品牌、轉介既有客戶到網路上的行銷聚集地。「精實商店」這個概念來自一些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品牌,比方說,這種新型暢貨中心的先鋒「波諾波斯」。波諾波斯是一個銷售高檔精品男裝的品牌,其成長的速度極快,在2016年的銷售額超過1.5億美元,並擁有非常健全的帳本底線(按:即帳目盈虧結算線,顯示出一間公司的實際收入)。2017年,沃爾瑪以3億美元收購它。

 

波諾波斯是利用「指南商店」(Guideshop)的創新者,這是他們引導消費者轉入其主要電子商務服務的實體店。指南商店比一般商店小很多,並沒有全面齊備的存貨,而是在該品牌的服裝系列上,每種尺寸、顏色、布料只有一件。客戶預約一小時的服務時間,得到高度的個人關切照料,包括在試穿各種款式的服裝時提供飲料。

 

波諾波斯的實際售貨是利用手持行動裝置完成;在員工的協助下,客戶註冊、輸入詳細資訊,並提供信用卡,不過實際的運送是直送到府,不僅免運費,退貨也免費。波諾波斯的員工,或稱為「Guides」(譯註:原文作者引用的是2015年的資料,當時稱為「Guides」,不過現在這些客服員工被稱為「忍者」〔Ninjas〕),不用花太多時間在庫存管理之類枯躁乏味的工作,而是全心以客戶服務為主軸。這家店獲得男客戶極大的迴響,他們都很讚賞其高水準服務,而且還能夠「兩手空空」步出商店。

 

精實商店的多項優勢勝過一般商店。首先,它們比一般商店更具成本效益;零售業者可以選擇持有各產品的一個樣品(就像波諾波斯的做法),或者在極限的情況下,為了讓客戶體驗品牌的品質和風格,只存放暢銷品。無論選擇哪一種,它們所需的庫存會大幅低於一般商店,它們也因此可以比傳統商店更小、更簡潔。這進而代表,商店的建設費用、租金和營運成本等相關成本,也會降低很多。此外,存貨挾帶的任何成本會非常低,因為主要的庫存只集中在少數幾個電子商務的分銷中心,並沒有在許多據點重複存貨。人事編制的成本同樣會降低,因為商店的規模變小,並剔除許多與存貨管理相關的低階工作。

 

另外,在精實商店裡的客戶體驗可能會更好。工作人員可以聚焦在客戶服務上,而不是耗費極大量的時間做庫存管理;這種做法對他們來說也更具有激勵性。客戶可以選擇快遞到府,不必拎著沉重的購物袋。當每件產品在店裡始終留有一件供嘗試時,缺貨可能就會成為過去式,光是這項要素就能讓商店的銷售額增加15%,損耗也會降低,因為沒什麼存貨可以竊取。除了販售方便以外,針對售後服務,精實商店也可以充當一個便利的退貨代收站。

 

就某種意義來說,精實商店的出現,就是體認到客戶行為的真貌。多年以來,客戶一直會自發性的在「展示廳現象」(showrooming,按:在實體商店內檢視某個商品後卻不當場購買,接著再用電話購物、網絡購物的方式,用更低的價錢購得該商品的消費行為)中樂此不疲──也就是說,親身光顧實體店檢視產品,再以更低的價格在網路上購買。只不過到了現在,零售業者才開始要留住客戶。

 

規模更小的精實商店,也能夠讓傳統的大賣場零售業者推進城鎮和市中心,更靠近千禧世代和Z世代喜歡居住的地區;而這些地區由於租金高,所以業者過去通常無財力經營。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舊的社會結構正在轉變;在過去的社會裡,大多數社會與經濟地位向上升的人會住在郊區,並在附近的購物中心購物。可是年輕人現在會選擇住在復興的城市與城鎮中心,因此零售業者如果要切合現況,就必須跟隨他們。

 

一些最新的例子

 

開始採用精實商店模式的零售業者實例還有不少。美國的絲芙蘭開發的新型店名為「絲芙蘭工作室」(Sephora Studio),比起絲芙蘭通常占地面積很大的門市,工作室的占地較小,目的是要安插在地方的社區裡,並不是要預留給大型購物中心。

 

這家精品店的概念聚焦在化妝間,私人顧問會在此協助客戶找到合適的產品。雖然大多數的產品在店裡都沒有存貨,但可以添加進客戶在絲芙蘭網站上的願望清單,並在兩天內免費送貨。就像絲芙蘭美洲區(Sephora Americas)的執行長卡爾文.麥當勞(Calvin McDonald)所表示:「當然,很多(客戶)偏愛在網路上購物;另外還有人想去實體店,但他們沒有時間去大型購物中心。他們想去離住家比較近的地方。」

 

美國的諾德斯特龍百貨公司推出的新型店,名為「諾德斯特龍地方店」(Nordstrom Local),比它的正規門市小很多──大約3,000平方英尺,而不是往常的14萬平方英尺。它遵循精實商店的模式,比較像是一個社區與服務的中心,提供咖啡餐酒吧、私人購物、更衣室、服裝修改服務和美甲吧。由於存貨有限,它會鼓勵客戶到諾德斯特龍供貨更廣泛的網站上購買,之後直送到府,或者透過諾德斯特龍的按鍵提貨服務購買。

 

宜家家居目前也投資了一種新的市中心小型店,名為「規畫工作室」(Planning Studio),除了提供諮詢建議之外,還可以透過網路購得公司全系列的家具,並直送到府。

 

(本文摘自《實體店之死與復活:與其怪罪「網路購物」,這裡有11個讓實體店復活的方法,零售專家用英美案例大解析》/大是文化)

 

【往下看更多】
咖啡優惠來了! 7-11買1送1、全家第2杯10元 星巴克第2杯半價
台幣換日圓甜甜價超嗨? 網憂「苦日子」來了:很多人將失業
經濟學人連4年恐嚇台灣 謝金河批「夠了」:販賣危機成癮

 

【熱門排行榜】
巴菲特指「美元是地獄貨幣」? 郭正亮驚:台灣會很慘
台幣震撼狂升「驚見2字頭」! 楊金龍親上火線全說了
新台幣狂飆! 專家曝「2情況、3劇本」 最慘恐重演1985年倒閉潮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五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