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生活 > 近13萬人腹瀉就診!醫曝病原是「它們」:酒精乾洗手沒用

近13萬人腹瀉就診!醫曝病原是「它們」:酒精乾洗手沒用

2024/09/05 12:15
近13萬人腹瀉就診!醫曝病原是「它們」:酒精乾洗手沒用

疾病管制署表示,近期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仍未趨緩,且腹瀉群聚通報案件呈上升趨勢,籲請民眾留意飲食及手部衛生,如出現疑似症狀,除儘速就醫外也應落實生病在家休息,以降低疫情傳播風險。對此,感染科權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指出,酒精對諾羅病毒不佳,所以用濕紙巾擦拭、酒精乾洗手等沒有用。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8月25日至31日腹瀉門急診就診累計12萬9,536人次,較前一周12萬7,876 人次略升1.3%,高於2019至2022年同期,惟低於去年同期,近5周整體而言呈上升趨勢;另全國近四周共接獲98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亦高於2019至2023年同期通報數,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業最多,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計48起,以檢出諾羅病毒(29件,占60.4%)為多,其次為腸炎弧菌(14件,占29.2%)。

★【理財達人秀】台股彈584點 警報解? 反彈去留攻略!急殺撿超跌股?

疾管署說明,近期腹瀉群聚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多,而細菌性病原有增加的趨勢,檢出病原以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病毒與細菌性腸胃炎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等,細菌性腸胃炎有時會伴隨血便或膿便,症狀可持續1至10天,病程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原種類及個人的免疫力,小於5歲的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症狀會較嚴重。

食用受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與病人密切接觸(例如與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或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而感染,常造成校園、餐飲旅宿場所等大規模腹瀉群聚事件。

疾管署呼籲,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皆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備餐環境及烹製食物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且食物應注意保存避免於室溫下放置過久且須澈底煮熟再食用(尤其是蛋、肉類及魚貝類等),以預防病毒與細菌性腸胃炎傳播。

感染科權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則向《ETtoday新聞雲》表示,酒精對諾羅病毒不佳,所以用濕紙巾擦拭、酒精乾洗手等沒有用,還是要用肥皂濕洗手。至於何時手部清潔,黃高彬直言,多數人認為「飯前便後」,但應該要擴增為「飯前飯後,便前便後」等4個時間點。

另外,中秋節將至,許多人都會舉辦烤肉活動。黃高彬提醒,諾羅主要和海鮮、飲水污染有關,民眾吃海鮮一定要煮熟。

(封面示意圖/Pixabay/CTWANT)

延伸閱讀

 

【往下看更多】
財神爺要掰了!叫外送、買飲料快檢查 4張「千萬發票」今到期
才慶幸慢慢穩定!二伯「400坪倉庫」突遭回收
超商「超冷門傳真」1張要500元! 內行曝:都這些人在用

 

【熱門排行榜】
小微老公喊冤! 武統「只為漲粉帶貨」 鄰居打臉:不太老實
吉卜力效應! ChatGPT使用率創歷史高 「風格失敗」破解密技曝光
不是愚人節玩笑! 超商咖啡買7送7 最低不到5折起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