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全球 > 馬雲遭官方強勢約談 網諷:「馬已今服」不得不服

馬雲遭官方強勢約談 網諷:「馬已今服」不得不服

2020/11/03 12:43
馬雲遭官方強勢約談 網諷:「馬已今服」不得不服

準備上市的螞蟻科技集團過去以「螞蟻金服」之名廣為人知。在馬雲等人被約談後,網友以「馬已經服、馬已今服、馬已京服」等諧音,調侃螞蟻集團面對官方強勢態度「不得不服」。

 

★【理財達人秀】仁勳還沒來 台股消風? 記憶體.航運飆 蘋概接棒?★

 

螞蟻集團曾經是阿里巴巴全資子公司,馬雲則是阿里巴巴的創辦人。儘管馬雲已經退休,但昨天仍以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的身分,和其他高階主管被中國央行等四部門約談。

 

 

馬雲無正式身分卻遭約談,與他的影響力有關。10月24日,他在外灘金融峰會上演講,批評當前金融監管思維落後,控管風險卻抑制創新,難以引領未來的新金融,結果這番話被大量傳播,不少人力挺。

 

在演講中,馬雲談到監管時曾說,監和管不同,監是看著你發展,管是有問題的時候才去管,「我們現在管的能力很強,監的能力不夠。好的創新不怕監管,但是怕昨天的監管,我們不能用管理火車站的辦法來管機場,不能用昨天的辦法來管未來」。

 

不到一週,中國人民銀行(央行)旗下的官媒金融時報,從10月31日到11月2日連續3天刊文,駁斥馬雲的觀點。這3篇文章分別是:「關於金融創新與監管的幾點認識」、「資深學者:大型互聯網企業進入金融領域的潛在風險與監管」和「資深學者:在金融科技發展中需要思考和釐清的幾個問題」。

 

3名撰稿人以資深學者的名義點名或不點名的批評馬雲或螞蟻集團。金融時報是中國人民銀行、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指定披露重要訊息的媒體,其中文章可視為官方的意志。

 

這些文章指出,以金融科技為代表的新金融是有特殊風險的,部分大型科技公司金融價值觀扭曲,誘導過度負債消費,且容易有市場壟斷和不公平競爭、侵犯客戶隱私的問題。

 

文章指出,螞蟻集團個人用戶超10億,機構用戶超8000萬家,數位支付交易規模達人民幣118兆元(約新台幣507兆元),其上市市值可能創歷史記錄。一旦出現風險暴露,將引發嚴重的風險傳染。

 

最後一篇文章更直言批評螞蟻集團的金融產品「花唄」和「借唄」,指其利率沒有按規定折算為年化形式;在「雙11」等時期常常被設為付款的默認選擇,客戶很容易就「被貸款」;並透過App強制獲取客戶通訊錄等信息,若客戶違約,催收公司往往向通訊錄中的相關聯繫人催收,損害當事人權益。

 

而在官媒刊文前,官員或金融界人士也已經對監管不能放鬆作出表態。

 

綜合陸媒報導,中國財政部副部長鄒加怡在外灘金融峰會上表示,要防止金融科技助長「贏者通吃」的壟斷,也避免金融科技成為非法套利的手段;第13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尚福林則說,金融科技不能違背金融運行的基本規律,加快金融科技監管腳步必不可少。

 

(封面圖/AP)

 

【往下看更多】
「螞蟻」上市前夕馬雲遭監管約談 公司16字回應
中美關係影響美國國債!分析師曝:可能由台灣、新加坡買單
英保守黨籲英國政府 應向陸表明「武力犯台嚴重後果」

 

【熱門排行榜】
車禍擦傷索賠600萬! OUTLET創辦人遭爆刁難OL 還嗆「不賠告死妳」
王文洋又捲私生子風波!名媛「JOJO林」昔勒索320萬 今淪植物人
大地震前兆?彰化果園「上萬隻馬陸齊竄」 專家說話了
關鍵字: 螞蟻金服大陸馬雲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五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