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房產 > 獨棟透天厝為何被大樓取代?專家揭失寵4原因

獨棟透天厝為何被大樓取代?專家揭失寵4原因

2019/05/14 13:41 東森財經新聞
獨棟透天厝為何被大樓取代?專家揭失寵4原因

▲新業建設名譽董事長穆椿松點出4項關鍵,揭露大家為何從喜愛購買透天厝轉為大樓的原因。(示意圖/取自Google Map)

 

買房屬人生中一大決定,但當預算有限時,究竟該選擇透天厝還是電梯大樓呢?隨著時代變遷,國內的主流住宅也逐漸轉變成以「大樓產品」為主。而對此,新業建設名譽董事長穆椿松也點出4項關鍵,揭露大家為何從喜愛購買透天厝轉為大樓的原因。

 

根據《工商時報》報導,透天厝有天、有地、有庭院,回家就如同住度假別墅一般,但建商推案反而仍以大樓居多。對此,穆椿松則表示,第一,地價不斷上漲以及原物料工資調整,房價自然也跟著水漲船高,更導致原本的透天用地規劃縮水;第二,經濟成長後,住戶的停車需求增加,透天厝的花草景觀庭院也多改為停車空間;第三,由於都市生活緊湊忙碌,大樓集中式管理更符合現代人的需求,像是垃圾清理服務、健身房、保全系統安裝等。至於最後一點則是,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住在樓梯多的透天厝,對於高齡長輩的生活實在不方便。

 

▲新業建設名譽董事長穆椿松認為,住在樓梯多的透天厝,對於高齡長輩的生活實在不方便。(示意圖/取自Google Map)

 

此外,穆椿松還指出,雖然有建商為解決上述情況,推出大一點的電梯透天別墅,但伴隨而來的也是成本、售價提高,對一般有購屋需求的民眾而言,是較為無法負荷的,尤其位於交通便利的都市精華地段,房價動輒4000萬至5000萬元起跳。

 

▲六都城市中,除了台南市,多數民眾希望購置的住宅類型第一名皆為電梯大樓。(示意圖/鉅亨網)

 

另一方面,根據內政部住宅需求動向調查也指出,六都城市中,除了台南市,多數民眾希望購置的住宅類型第一名皆為電梯大樓,而台中和高雄更高達57.9%、55.9%,比例逐年增加。因此,隨著時代的改變、經濟的成長、人口老化及停車需求等因素,也反映出透天厝已漸漸不是房市主流產品。

 

事實上,不論是透天厝或大樓,都各自有擁護者,支持住透天的網友認為,「我會選透天,大樓有上下鄰居的噪音問題就會煩死」、「肯定選透天,管委會還要繳錢,大樓也不能任意養寵物,有小孩還要擔心會不會吵到鄰居,如果大樓不是全新超過10年以上,還要擔心水管和電線老舊的問題,停車也要擔心,這些透天都免煩惱」。

 

而支持住大樓的網友則認為,「大樓可以選擇要買在哪一層,避開頂樓和容易漏水的區域,又有管理員,大部分正常的社區都可以有正常運作的管委會來打點一切公共設施的一切正常運作」、「買了透天,從一樓到頂樓都是自己包,優點是空間大、使用自如、不用被公設佔去部分坪數,不過包裹來了沒人在家就GG」。

 

看更多

如果給你一筆錢,你會想買透天厝還是大樓、公寓呢?相信很多人買房前一定考慮過這種問題,在北部地區因為房價的關係,大家會選擇住在大樓、公寓,但中南部的朋友,就會非常頭痛這問題了,因此有網友上網詢問:「自己在台北的前三間房都是大樓,所以想回台南看中一間透天厝,想知道明明價錢差不多,那些買大樓的人在想什麼?」

 

南部人不住透天厝改住大樓?網友列4原因力挺透天

▲大樓vs.透天厝。(圖/取自GOOGLE MAP)

 

該名網友在論壇《mobile01》上面發問:「台南地價不像台北那麼貴,在地台南人也習慣住透天居多,以台南來說也是透天比較保值,像魯蛇小弟我前三間房都是北部大樓,於是決定回台南要買透天,但因為買第四間房的自備款有限,只能買台南市區火車站旁的30年老透天,不過老歸老至少地是自己的,有天有地還可以在門前烤肉停車,花點錢裝修一下也跟新的沒兩樣,同樣價錢去買新大樓的到底在想什麼?」

 

▲你喜歡住大樓嗎。(圖/取自GOOGLE MAP)

 

此文一出,立刻引起大批網友的討論,有些網友認為:「時代在變...像包裹跟掛號 不是天天都有空再家收的,下班都晚了郵局也關了。」、「有嚴謹管理的大樓很適合單身女啊,還有收信、倒垃圾確實方便,我不喜歡追垃圾車,還有消毒時透天一樓一堆小強趴趴走,我爸媽家就是這樣,我現在住高樓可以躲在家裡就好,不用清掃,社區會請人掃一樓」、「台中市以前也是一堆透天,幾年前已經開始轉大樓了,依我觀察,會買透天的人,年齡通常在35-55歲,35歲以下~55歲以上,看大樓的人居多」、「治安問題吧,透天厝真的安全都要自己顧,但大樓還有警衛可以先做第一線過濾!」

 

▲還是會想選擇透天厝呢。(圖/取自GOOGLE MAP)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1 我也覺得,在南部買透天會更划算」、「小弟我也是買透天,因為我覺得住大樓碰到惡鄰居的比例比住透天還高,而且停車位想怎麼停就怎麼停,想放什麼就放什麼,想養狗也不怕被罵,更不用被一堆管委會規定綁手綁腳」、「大樓公設比這麼高,一堆空間都被拿走,還是喜歡住透天厝,感覺比較保值!」、「住大樓很怕遇到樓上很吵的,樓上三更半夜起來尿尿,扣扣腳步聲順便叫你起床,還要繳一堆管理費,繳不完。」

 

喜歡住大樓的人認為,方便性、安全性都比透天厝來的好;反之喜歡住透天厝的人認為,比較無拘無束、空間大,不過不管是住哪種房子,只要自己住的舒適就是最適合自己的房子了!

 

 

台灣都會區寸土寸金,尤其台北市房價漲到天價,多數民眾只求能有安身之地,公寓大廈成了現代人目前最佳的選擇。不過,各縣市的住宅型態也略有不同,大樓和透天住宅都各有人喜愛。日前一名網友在批踢踢發文詢問「南部人為何喜歡住透天?」,而該文一發出也隨即引起網友間熱烈討論。

 

該名網友認為,「他覺得大樓不僅寬敞,一層樓的坪數也很大,又不用上下爬樓梯,高處景觀視野也很好,連空氣品質都好,不用像透天厝一直吸馬路廢氣」他更直言:「北部人都習慣住大樓了,南部人為何還喜歡住透天呢?老一輩的觀念還改不過來嗎?」

 

▲該名網友認為,「他覺得大樓不僅寬敞,一層樓的坪數也很大,又不用上下爬樓梯,高處景觀視野也很好,連空氣品質都好」。(圖/鉅亨網)

 

然而「南部人真的比較喜歡住透天厝嗎?」,先前也有一位網友在批踢踢發文,自稱家境不佳,從小就住在一般大樓中,相當好奇、羨慕住在透天內的感覺。他說,住公寓沒有樓梯可以跑上跑下,沒有屬於自已一整樓的空間,也沒有獨立庭院可用,但這些透天、別墅統統有,「感覺住透天就很爽,是不是真的是這樣啊?」

 

不少透天住戶的網友也分享了愜意的生活環境,「可以在家裡玩躲避球」、「院子打籃球,地下室有卡拉OK跟桌球撞球,逢年過節還可以揪團烤肉」、「在庭院烤肉,後面有游泳池」、「就是一個字,超爽......根本不會想住大樓」、「我同學家裡三人,一人一層」、「有看過對面透天住戶在頂樓慢跑」、「很不方便,到外頭都住不慣」、「好幾層能到處跑就是爽」。

 

不過,透天厝超大空間背後,可也有著麻煩事,超多住戶埋怨打掃累人,「打掃整天還掃不完」、「太大反而東西亂放,沒空打掃」、「最後沒用到的地方都是灰塵」、「過年掃一個讓你爽到升天」、「每天爬上爬下,樓板面積不大,又每層都要有廁所,掃到死。」此外,還有不少透天住戶分享大空間的小壞處,「吃飯要用室內電話叫人」、「晚上一個人住很恐怖」、「頂樓太熱只能堆東西無法住人,客廳打開門通風會被路人看光」、「喝水也是用水壺隨身帶,不然還要跑上跑下裝水很麻煩」、「每天爬樓梯很累」、「同樣的東西重複買很麻煩」、「沒設計好住很累,看起來家徒四壁,充滿廉價三層櫃。」

 

▲不少透天住戶的網友也分享了愜意的生活環境,還「可以在家裡玩躲避球」。(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而針對原PO的疑問,不少網友紛紛在底下留言回應:「這幾年你有聽過透天震死人的嗎?」、「因為北部人買不起透天」、「幹麻住鳥籠,還要擔心上下是壞鄰居」、「透天超爽的、房間也大,樓梯也不會窄窄的」、「透天有電梯的一堆啦」、「買大樓,30坪還要包公設,還多付幾百萬買停車位,還要繳管理費,只看到鄰居家門,一出門口就是公共空間,還不能隨心所欲」、「有自己的庭院啊,空間大,有書房娛樂室,不會半夜被樓上小孩吵醒,超棒的好嗎。」

 

▲也有網友表示真正有錢的北部人都是住在山區。(圖/鉅亨網)

 

也有南部網友出面表示:「透天的好處就是活動空間很大在家也不會整天窩著,除了打掃會累一點,根本沒啥缺點」。另外,覺得大樓方便的網友則是認為:「大樓方便,掛號想拿就拿,不像透天厝還要從樓上衝下來開門,才看到遠去的郵差的背影」。但也有網友表示真正有錢的北部人都是住在山區,「大部分的名人,都擁有北部郊區的透天厝,對他們而言,那叫度假的地方。」

 

而若就以上網友大推的透天厝優點,則可以歸納成五大優點:

1.居家空間大,可以跑來跑去。

2.不用擔心被上下樓鄰居打擾。

3.每月不用額外繳管理的費用。

4.有騎樓、還有自己個人的停車位。

5.逢年過節,還能邀朋友來家裡烤肉。

 

【往下看更多】
關稅重創台股 房價跟著跌? 專家曝「1問題」:不解決仍會漲
股房市恐大崩壞! 專家獻解方:用台積電逼川普妥協
房市會被川普帶衰 該賣房救股? 專家勸:先讓子彈飛一下

 

【熱門排行榜】
台股又摔800點 估量大爆9千億 「這2檔」逆勢飆漲停
美債突暴跌有大事發生? 華爾街揭「罕見一幕背後」:不再是避風港
傳iPhone恐漲到7.6萬? 蘋果門市出現「恐慌性搶購潮」
關鍵字: 透天厝大樓專家原因穆椿松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