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生活 > 美國藥膏竟1條破萬元!她嚇傻:台灣健保是菩薩

美國藥膏竟1條破萬元!她嚇傻:台灣健保是菩薩

2019/05/07 11:26 東森財經新聞
美國藥膏竟1條破萬元!她嚇傻:台灣健保是菩薩

▲吳昌騰醫師分享女性友人在美國看診的經驗,並表示「櫃台前面沒有人,卻沒辦法掛號」。(圖/取自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臉書

 

台灣健保制度完善,不僅看病便利,連費用也較國外便宜,甚至「CNN」還曾撰文,將台灣健保列為台灣比其他國家更好的10件事之一。而近日林口長庚兒童急診科主任吳昌騰也在臉書分享,友人在國外就醫的經驗,除了掛號好幾次才順利就診,光是一條痘痘藥膏的價格就要價台幣破萬元,讓對方不禁驚呼:「台灣的健保真是菩薩來的」!

 

近日吳昌騰醫師分享女性友人在美國看診的經驗,並指出,對方要帶孩子施打預防針順便看痘痘時,碰巧櫃台沒人掛號,想說提前預約下次看診,沒想到櫃台人員卻給了她一張名片,表示因為她是初診,因此櫃台不受理此業務,需要另行撥打電話預約,讓她十分錯愕的直說,「可是櫃檯一個客人都沒有呀…」。

 

▲當這名友人帶孩子去施打預防針時,護理師才發現院方約錯時間,幫他們提早了一天,孩子需要等到隔天才能打第3劑。(示意圖/取自pixabay)

 

直到護理師要幫孩子打預防針時,護理師才發現院方約錯時間,幫他們提早了一天,孩子需要等到隔天才能打第3劑,因此,只好請她們隔天再來診所打針。而對此,也讓該名友人大嘆:「天啊!她們不是專業嗎?我們只是遵照她們提供的時間約診的」。除此之外,更扯的是,隔天再次報到診所,護理師竟然告知「疫苗缺貨」,要等到疫苗補貨再打電話通知,讓她傻眼到不行。

 

另一方面,當醫生看完孩子的痘痘後開了藥,請她去藥局領藥,她卻發現醫師開的3種藥,保險公司只願意給付其中1種,於是她和藥師說可以自費付另外2種藥,不過藥師聽完卻說「真的很貴喔,確定嗎?」

 

▲該名女性友人PO出看診的藥單,讓她直呼:「天呀!台灣的健保真是菩薩來的」。(圖/取自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臉書

 

而她原本心想,「大不了各100美金(約新台幣3091元)就認了」,沒想到一條痘痘藥膏竟要價560元美金(約新台幣17313元),而口服藥一個月份則要價360元美金(約新台幣11129元),讓她不禁懷疑是自己耳朵有問題,還是英文不好,最後,她決定不自費買藥了,「2種藥付下去,台灣來回機票已經一張了」。

 

而後,該名友人請台灣親戚幫忙購買,結果在美國一條要價台幣上萬元的痘痘藥膏,在台灣竟然只要新台幣206元,至於同樣不便宜的口服藥在台灣,也只要新台幣90元,讓她忍不住大讚:「天呀!台灣的健保真是菩薩來的,真的要愛護它,不要濫用它。心存感恩,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如果再濫用健保,哪天就被玩倒了。」同時也呼籲大家,「痘痘藥膏一條台幣$16,800,各位付的下手嗎?何況其它重大疾病用藥,我無法想像.....」。

 

 

看更多

癌症是最可怕的健康殺手,包含大腸癌、乳癌、肝癌、子宮頸癌及口腔癌等都是國人發生數較高的癌症。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就表示,為了確保國人健康,只要持健保卡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就有免費健康檢查,包含針對特定族群所提供的成人健檢及4項癌症等篩檢。

 

6項檢查別放過!秀出健保卡「直接免費」政府出錢

▲只要符合條件,憑健保卡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就可以有相關的免費檢查。( 圖 / 東森新聞 )

▲包含成人預防保健服務、B、C型肝炎檢查、口腔癌篩檢、大腸癌篩檢、子宮頸癌篩檢及乳癌篩檢等,只要符合國民健康署的條件,即可帶健保卡免費檢測。( 圖 / Pixabay )

 

一、成人預防保健服務
為維護中老年人健康,及早發現慢性病等症狀,國民健康署提供40歲以上未滿65歲的民眾,每3年檢查1次;55歲以上原住民、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成人健康檢查。健檢內容包括身體檢查、血液生化檢查、腎功能檢查及健康諮詢等項目。

 

二、B、C型肝炎檢查
凡是民國55年或以後出生且滿45歲之民眾終身可接受一次B、C型肝炎篩檢服務。

 

三、口腔癌篩檢
18歲以上至未滿30歲有嚼檳榔(含已戒者)之原住民、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者)或吸菸者,可每2年做1次口腔黏膜檢查。

 

▲曾經或正有嚼食檳榔習慣者,需定期做口腔黏膜檢查,避免口腔癌。( 圖 / Pixabay )

 

四、大腸癌篩檢
由於大腸癌是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多好發於50歲以後,但早期發現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國民健康署表示,50歲至74歲民眾每2年可做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

 

五、子宮頸癌篩檢
針對30歲以上的婦女,補助每年1次檢查,檢測項目包含子宮頸抹片採樣、骨盆腔檢查、子宮頸細胞病理檢驗。

 

六、乳癌篩檢
40歲至44歲且二親等以內血親曾患乳癌之婦女,或45歲至69歲婦女,補助每2年1次做乳房攝影檢查。

 

看更多

 

部分民眾愛逛醫院領藥卻不吃藥,浪費健保資源,健保署雖祭出控管機制,但每年仍有約2億元用於重複用藥。健保署今天宣布明年1月起將嚴格控管60類藥物,醫師若重複開藥將不給付。

 

健保門診藥費一向是健保一大支出項目,以去年為例,新台幣6000億元的健保總額當中,門診用藥就近1600億元;健保署近年調查也發現,許多民眾愛逛醫院拿藥卻不吃藥,一年丟掉的藥恐高達193公噸。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科長張如薰今天表示,健保署民國102年起陸續分析用藥情形,發現病人重複用藥情形相當嚴重,因此104年9月起分階段管理重複用藥。

 

▲部分民眾愛逛醫院領藥卻不吃藥。(圖/Pixabay)

 

首先納管的是6類慢性病用藥,如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等三高用藥,去年第4季再將抗血栓、心臟病、抗癲癇等6類藥物納管,近4年省下約3.4億元藥費。不過,根據健保署107年第一季統計,60類藥品中約有18萬人重複用藥,藥費多達7000萬元,推估一年就有72萬人重複用藥,浪費健保資源逾2.8億元。

 

▲60歲以上族群重複用藥情形最嚴重,約占65%。(示意圖/Pixabay)

 

以年齡層分析,60歲以上族群重複用藥情形最嚴重、約占65%,其次為51至60歲占17%,重複用藥人數最多藥品則包括降血壓藥、安眠鎮靜藥、抗血栓藥、降血脂藥及降血糖藥。張如薰說,為了避免重複用藥,明年1月起擬將現行12類藥物擴增至60類藥物,管理範圍將涵蓋健保7成門診用藥,病人不論是否在同一家醫院就醫,只要重複開給同成分、同劑型藥物,健保系統將跳出警示訊息,若醫師仍重複開藥,健保署將不給付該筆藥費。

 

張如薰也解釋,60歲以上族群之所以容易重複用藥,主要慢性病患者多,疾病較複雜,經常因不同症狀到多家醫院或科別就醫,導致重複用藥情形嚴重。她強調,重複用藥不只會增加健保負擔,更會增加患者自身風險,舉例來說,抗血栓藥物若重複吃了好幾次,可能使血液不易凝固,增加出血風險,也呼籲醫師以更謹慎的態度開立處方藥物,降低重複用藥情形。

 

【往下看更多】
未成年免費玩六福村「擠不上末班車」 高中生3點痛批業者...網友全不挺
機車加油該加92?95? 車行老闆曝正解:很多人搞錯
清明節後「4星座」順風順水! 專家:把握累積財富黃金期

 

【熱門排行榜】
賴清德發表關稅談話 公布5因應措施
名下無房無貸「只剩4成」?首購利率齊揚 專家曝1重點
股市女王砸4000萬買債!月領20萬 達人揭「越跌越買」策略
關鍵字: 健保美國就醫藥膏吳昌騰醫師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