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亞洲生技大會論壇籲強化新藥國際接軌,打破台灣生醫創新隱形障礙
亞洲生技大會(2023 BIO Asia Taiwan)今年首度以「健康投資」為主題,舉辦「填補健康投資落差,邁向光明未來」高峰論壇。與會跨國專家指出,台灣的生醫創新在全球具高度競爭力,但因長期健康醫療投入預算不足導致標準治療與國際指引落差擴大,恐將構成不利生醫創新的隱形障礙;建議政府將健保醫衛相關預算編列視為投資,並將權責從衛福部拉高到國家府院最高層級,整合跨部會資源,比照歐美日先進國家提高預算,以強化與國際創新生態系的鏈結,使台灣邁向國際生醫創新領先者的行列。
該論壇由亞洲生技大會與中華民國開發性製藥研究協會(IRPMA)聯合主辦,請來國際與台灣講者,世界衛生組織強調,在追求更好健康上的花費,是一種投資,而不是支出。這是因為,對健康醫療的投資,不但能增進大眾的健康與公共衛生,更能帶來經濟、稅收、生產力的成長,以及促進生醫創新,並強化國家競爭力,因此在後疫情時代,各國紛紛將健康投資議題提升到國家安全的層次來討論。反之,對健康投資不足,所帶來的影響也將是全面性的。
中華民國開發性製藥研究協會理事長勝間英仁致詞時指出,長期以來,台灣優異的健保醫療體系以高可近性與優質服務享譽全球,在生醫科技國際競爭力方面處於優勢地位,加上資通訊科技專業創新,台灣在亞洲和全球的創新價值鏈中扮演關鍵角色。然而,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以及全球布局,跨國醫藥產業界也已看到台灣未來所面對的挑戰。
亞洲生技大會主席、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鍾熙致詞表示,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和衛福部資料顯示,我國經常性醫療保健支出僅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6.1%,不但遠低於美國的17.8%,德國的12.8%,日本的11.1%,南韓的8.8%,也低於多數已開發國家,影響到了平均餘命、新生兒死亡率、主要癌症存活率、可避免死亡率等重要健康指標的表現。此外,因健保預算不足,導致健保藥價偏低或無法列入健保給付,已經造成了醫師和病患用不到較新較有效的藥物,也無法使用基因定序等先進的醫療檢驗及儀器,以致許多病患得不到應有的治療。這情形在癌症等重大傷病特別嚴重,也讓我國起步較早的精準醫療,逐漸陷入落後他國的窘境。
與會專家指出,前述台灣標準臨床治療和國際的落差,長期將會引發連鎖效應,導致專業知識、經驗、人才、法規,乃至於醫療大數據的國際鏈結都可能受影響。
此外,新藥臨床試驗是全球新藥研發價值鏈的重要環節,也會因為健保給付的標準治療和國際落差擴大,使台灣要招募到「標準病人」以參與跨國臨床試驗的難度也會逐漸提高。這些都可能成為台灣生醫發展的隱形障礙,應該透過加強健康醫衛相關預算的編列,加以改善。
勝間英仁指出,台灣在生醫創新上有高度競爭力,若能改善健保醫療衛生預算不足的現況,並將權責從衛生福利部拉高到國家府院層級,使新藥新科技的健保給付與國際標準治療指引能密切接軌,不但能強化國民健康,同時能進一步強化醫療體系與創新生態系的國際鏈結。如此一來,台灣將能發揮其最大潛能,與國際社會密切接軌與合作,邁向成為全球公共衛生與生醫創新領導者的道路。
【往下看更多】
►嘉義強震有影響?台積電最新回應出爐
►川普才宣布5千億AI計畫! 馬斯克大潑冷水:根本沒那麼多錢
►敲響朝野戰鐘!賴總統上午正式公告「憲法訴訟法」
【熱門排行榜】
►被請客吃1700元!女友臭臉付錢他不滿:吃頓飯發現她很計較
►詐騙新手法!假冒銀行「誘LINE開1功能」 存款恐被盜光
►檳榔西施恐消失!專法嚴將倒逾一半 「辣妹」轉職難喊:不想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