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首頁 搜尋
東森財經新聞台 Apps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下載
首頁財經新聞 > 房產 > 葉國華/房市黑天鵝猛襲 用3招化解買預售屋風險

葉國華/房市黑天鵝猛襲 用3招化解買預售屋風險

2022/07/19 15:39 東森財經新聞
葉國華/房市黑天鵝猛襲 用3招化解買預售屋風險

文/屋比房屋總經理  葉國華

今年以來,升息、肺炎疫情、地緣政治衝突、股市大跌等房市黑天鵝來勢洶洶,政府打炒房利箭也蓄勢待發,一切都給今年房市發展增添了許多變數。此外,內政部先前祭出「預售屋限制換約轉售」修法規劃,對於漲勢兇猛的預售屋衝擊更是已開始顯現。

★【理財達人秀】2萬沒買氣 5月賺錢規劃 AI真復活?高殖利率抗震!★

據悉,今年上半年以來,全國預售屋轉售量已有明顯增加,目前市場預估該修法正式上路前,預售屋的賣壓恐將繼續攀升。現在不少購買了預售屋的屋主都人心惶惶,想買預售的人更是不知所從,不知該不該購買?對於今年買購買預售屋有哪些事項需要注意呢?

▼市場預估修法上路前,預售屋賣壓恐將攀升。(示意圖/東森新聞張琬聆攝)

對此,筆者認為,今年預售屋市場風雲莫測,選對區域、選對建商才能避開風險,保護好資產。

買房風險雖提升 各區域不可概括而論

首先,隨著目前因限制預售轉售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在即,目前全國各地預售屋轉售賣壓正逐漸出籠,不少以往建商的推案熱區,區域賣壓都有不小提升,此時買房風險已悄然提升。不過,筆者認為,不同區域的資源、發展狀況不同,房市的走向也不能一概而論。

▼目前不少推案熱區的賣壓都有不小提升。(圖/東森新聞張琬聆攝)

以近年建商推案熱區的青埔高鐵特區與淡海新市鎮來看,位於桃園的青埔高鐵特區坐擁航空城、商場、高鐵等重大建設與機能,是未來國家的重點發展區,而目前青埔外來人口持續流入,目前區內屋齡5年內新屋的平均單價約為每坪31.5萬元,已突破前波2014年高點,甚至不少預售案已成交5字頭以上,預估隨著青埔建設與生活機能日漸完善,未來房價仍有上行空間。

青埔建設發展重點 淡水發展抗性多

至於,位於淡水區的淡海新市鎮,受氣候與交通抗性影響,雖已發展多年,區域房市表現並不突出,甚至一度被經建會認為開發失敗。如今淡海新市鎮即便有捷運,但多年來平均房價仍在20出頭,房價成長相當有限,顯見區域發展仍有不少抗性存在。

▼淡海新市鎮受氣候與交通影響,發展多年但房市表現並不突出。(圖/東森新聞張琬聆攝)

雖然淡海未來也有淡江大橋與淡北道路的建設利多,可提升交通便捷度,但距離完工仍有一段時間,現階段出行仍相當不便,再加上區內龐大的推案量,未來如房市發展不如預期,想轉手難度也會較高。

因此建議購屋民眾在這些近年發展的快速的重劃區或建設區買房,區域未來發展性將是重要的關鍵。只有長線利多足夠帶動區域發展,才能讓買房者達到資產保值與增值的效果。

建商風險提高 品牌成關鍵

▼營建成本高漲下,建商經營風險提高。(圖/東森新聞張琬聆攝)

其次,今年房市發展除有不少內外變數外,當前房市買氣降溫與營建成本持續高漲,也開始導致建商經營風險開始提高,因此,如何選避開風險,挑選好建商、好產品便成了今年購買預售屋的重要關鍵。

建議購屋民眾在買預售屋時,應盡量避免以下幾種高風險建商類型,第一,避免小型建商,這類規模較小的建商財力與資源相對匱乏,一旦房市發展不如預期甚至房市反轉,抵抗風險能力就會較弱,可能無法順利興建,將對能否順利交屋帶來風險。

第二,一案建商,這類新建商沒有前期作品參考,也缺少口碑積累,跟其買房風險自然較高。第三,避免財務槓桿過高的建商,即便是大型建商若過度使用財務槓桿,也會面臨不小的經營風險,如:中國恆大,因此建議購屋民眾可通過查閱企業財務報告,判斷該建商的經營狀況。

▼購買預售屋的民眾,建議多勘查工地、或向工班打聽進度。(示意圖/東森新聞張琬聆攝)

實地勘查工地 降低爛尾樓風險

另外,如果民眾如果發現,建案已經出現延遲交屋、都更整合案遲不開工、建商傳出急於尋找下家、施工品質不佳等新聞資訊,購屋民眾也要提高警惕,說明此時建商很有可能已經遇到了較大的資金缺口和財務危機,如果建商無法及時引入新的現金流,也沒有順利找到下家接手,那麼無法順利興建交屋帶來的風險也會大大增加,甚至可能會留下一堆爛尾樓。

因此建議購屋民眾在買房前,可以實地勘查建商營建狀況,或向工班、周邊居民打聽蓋房進展,以此降低風險。

▼面對房市黑天鵝,葉國華提醒民眾多留意區域、建商等資訊,以降低風險。(圖/葉國華提供)

作者/葉國華 屋比房屋總經理,亞東技術學院畢業,曾任Ubee房屋比價平台創辦人、前品牌房仲首席房產顧問暨豪宅發言人,服務成交超過3000位顧客、商周學院5屆超業人氣講師,《天下》、《財訊》、《Smart》、《Cheers》、《Ebc東森夢想街》常態受邀講者,著有《利他,才是房仲該做的事》。

●以上言論不代表東森新聞立場

(封面圖/東森新聞張琬聆攝)

 

【往下看更多】
公辦都更耗時8年!一動工就遇成本暴漲 建商咬牙這麼回答
房地合一稅收衝高 政府最大贏家?官方證實用在這兩處
通膨怪獸來襲!3成買房動機為保值 新竹人最重視原因曝光

 

【熱門排行榜】
台積電男友壓力大「常崩潰爆哭」 妹子問怎麼幫? 網勸1招:治百病
賴清德民調會續跌? 郭正亮:「這個人」是關鍵
中國挖角載板一哥? 董座坦言是真的:新品馬上被學走
Live 直播Live 直播
FB分享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訂閱Youtube頻道
收合
四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2025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